【视频】监狱里的“模拟人生”
王军(化名)走到门前,稍稍犹豫了一会,鼓起勇气推开房门。
“爸,我已经刑满释放了。”
“你回来做什么?你不是本事很大吗?天天在外面打来打去。家里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屡教不改!”
“我知道我一时冲动,给家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家里不需要像你这样的人,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了,出去出去!”
“爸,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话音未落,王军就被硬生生地推出了房门。把他“拒之门外”并不是他真正的父亲,而是上海市五角场监狱的民警。原来,这只是监狱里的一场情景模拟训练。
情景模拟:王军被“父亲”拒之门外
对于王军来说,这一幕虽然不是真实发生,却是他日日夜夜最担心的事。
王军已经在五角场监狱服刑了4年,还有一个月就要刑满释放了。重获自由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可王军的心情却很复杂:“又想出去,又害怕出去,出去了我怎么面对?”
和王军有着类似心情的服刑人员还有很多。“有些罪犯刑期比较长,在监狱已经习惯了,出去了反而不习惯。” 五角场监狱的监狱长欧利刚介绍,“我们甚至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服刑人员向队长打报告,要求不要出去了。这就需要我们出监教育的帮助。”
“大哥”怕回家
王军今年42岁,入狱之前,他在一家皮鞋厂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年轻时的王军身强力壮,性格豪爽,为人义气,被很多朋友称为“大哥”。“我手下兄弟就有好几十个,一呼百应,左一声‘大哥’右一声‘大哥’。”王军回忆,“走到哪里都是左拥右簇的,感觉特别拉风。”
2012年7月的一天晚上,王军和几个“兄弟”一块喝酒。回家路上,一个“兄弟”突然和别人起了纠纷,几句话不合就升级为肢体冲突。眼看自己的“兄弟”在冲突中落于下风,“大哥”王军赶紧出手相助。本来就力气大,又借着酒劲,王军一下子打断了对方的两根肋骨。伤者被公安机关鉴定为重伤,王军以寻衅滋事罪被判4年有期徒刑。
入狱之后,王军的生活完全变了。妻子对他失望至极,和他离了婚。王军的父母身体都有残疾,还要帮他抚养4岁的女儿。入狱之前,王军的父母曾多次劝他少在外面惹事。出事之后,父亲一怒之下提出要和王军断绝父子关系。入狱4年来,王军的家人一次也没有来看过他。
在刑期剩下最后3个月时,王军和其他服刑人员一起被送到了上海市五角场监狱,接受出狱之前的学习改造。在前几年的改造中,王军一直表现不错,性格也平和了很多。可临近释放,他心里突然乱了起来,晚上也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民警发现了王军的异常,于是带他来到监狱里的心理健康指导室。起初,咨询师许东看出王军有心事,可王军不肯敞开心扉。许东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和他玩起了沙盘游戏。游戏中的每件小道具都代表了一定的含义,服刑人员可以自由选择道具,组成一幅画面,这些画面是许东解读他们内心的重要窗口。
王军的构图让许东印象深刻,那是一幅很温馨的画面:一栋房子,两位老人和一个孩子。可摆好之后,王军又用手在“房屋”前的沙上划出了一条“河”,接着又拿了一座“小桥”,想把“小桥”架在“河”上,可犹豫了很久还是没有放。
王军的沙盘作品
简单的一幅画,许东却解读出很多信息:“‘房子’和‘老人’‘孩子’,相当于他回家之后的情景,‘河’象征着他内心的隔阂。”后来,王军终于吐露心声:“我其实很想回归到以前的生活,但是怕家人不接受我。”离出狱的日期越近,父亲那张怒气冲冲的脸越是在王军脑海里频频浮现。
怎样化解王军的心结呢?首先,监狱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情景模拟。在情景模拟中,民警来扮演王军的父亲,故意冷言冷语地将他“拒之门外”,让王军对出狱后可能发生的事作好心理准备,提高抗压能力。接着,民警又把和他有着类似担忧的服刑人员聚在一起,让大家相互倾诉,共商对策。
“以前憋在心里都快崩溃了。”王军说,“现在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倾诉之后感觉轻松了很多。”
在民警的鼓励下,王军终于鼓起勇气给家人写了几封信,表达自己的悔改之意,倾诉对他们的强烈思念。信件寄出之后,王军心里忐忑不安:亲人们会回应吗?
12-25,是监狱的家属接待日,王军收到了惊喜:他的家人终于来看他了。不仅有母亲,还有他的前妻。
“完全没想到她(前妻)会来,很惊讶,也很窃喜,看来她还没忘记我。”说到这里,这位昔日“大哥”的眼里闪动着羞涩,“我想和她复婚,刚才没好意思跟她说,等出去之后再和她提。”
虽然父亲还是没来看望他,但母亲和前妻的鼓励让王军看到了希望,也让他对修复家庭关系有了勇气。“吃过官司之后我想通了,‘大哥’什么的都是浮云,家人才是最珍贵的。”王军说,“我已经向他们保证,出去之后绝不会再冲动了,我会用行动向家人证明。”
监狱里的“模拟人生”
像王军一样即将刑满释放的人员,在五角场监狱有将近200名,他们来自上海市各个监狱。2011年,五角场监狱成为上海市出监教育示范点,相当一部分服刑人员在刑期只剩下最后3个月时,会被送到这里。最后3个月的改造和前期有所不同,它以教育为主,目的是帮助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实现“软着陆”。
“与世隔绝12年了。”李长江(化名)2004年因为开设赌场入狱,还有一周就要出狱。入狱时,李长江是一位精明强悍的中年人,如今已经年过半百,双鬓斑白。他也曾有过“害怕出狱”的心情:“以前没有智能手机,网络也没有普及。现在网上购物、智能手机、微信,我们都没有接触过,只在电视上看新闻的时候看到过。到了社会上,你什么都不懂,也没法跟人交流。”
服刑12年的李长江
为了适应社会,李长江有很多事需要从头学起,比如:买火车票。监狱里专门设有模拟购票机,民警在售票机上,用一张模拟身份证,手把手地教李长江买票:“先点击一下‘购买’试试看,要点得用力一点。现在买票都是实名制,在这里刷一下二代身份证……”
民警教服刑人员用微信
民警教李长江购买火车票
微信也是李长江想学习的内容,可是监狱里任何人都不允许携带手机。民警想了一个办法:用ppt的方式,在大屏幕上演示智能手机界面,让李长江等服刑人员对微信、支付宝等app先有一个大体上的理解。
像这样的教学方式叫“类社会化管理”,也被民警和服刑人员称为“模拟人生”。通过模拟与真实社会相仿的情景,让服刑人员提前感知外界社会,减轻回归社会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我想取点钱。”“您先到这台取号机上取个号,然后在这边排队,等着叫号。”这一幕发生在监狱里的模拟银行,它从外观到内部设置都和真实银行一样,办事人员穿着制服,戴着工牌,办事流程也和外面一致。
上海市五角场监狱模拟实训基地
除了银行,公安局、司法所、工商、社保中心等模拟机构部门一应俱全,几乎让人忘记还置身于高墙之内。五角场监狱党委书记胡国忠介绍:“地方是模拟的,但是人员是真实的,外省市模拟基地都是监狱干警扮演角色,我们的模拟基地是各地司法局带队,由相关的人保、医保、安监局、司法、公安等参加,让犯人在第一时间掌握地方政策变化。”
在出狱的前一周,民警和李长江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这也相当于一次考试。
“这是你的释放证明,出去之后知道要办哪些手续吗?”
“我知道,要先去所在街区的司法所报到,然后去派出所报户口,主要这两个流程。”
“具体会操作吗?”
“嗯,模拟实训的时候民警都教过我们。”
确认李长江已经掌握基本技能之后,民警为他办理了刑满释放手续。
“12年没看到外面的世界了,原本出去就跟抓瞎一样,现在就有方向了。”李长江说,“希望出去之后能够自食其力,把下半辈子过好。”
培养“技能点”
“我以前是大货车司机,因为交通肇事进来的,驾驶证也被吊销了。”服刑人员赵伟(化名)对未来的生活很茫然,“现在年龄大了,学历又不高,真的不知道出去以后能做什么。”
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服刑人员,出狱就面临着失业。根据五角场监狱统计,无业刑释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是就业刑释人员的近14倍。民警介绍:“服刑人员出狱后的前3个月,是他们重新违法犯罪的高危期。培养一技之长,是防止他们再次犯罪的关键。”
为了给服刑人员培养“技能点”,监狱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有建筑物保洁、中式餐饮、水电工等学习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设备、器具给服刑人员练手,每周还有专门的老师来给服刑人员上课。
赵伟学习的项目是建筑物保洁,得到足够的“技能点”之后,他可以在监狱里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就会获得证书,出狱之后求职也就有了“敲门砖”。
“我们专门选择这些比较容易掌握、社会需求量较大的项目让临释人员学习。”五角场监狱党委书记胡国忠说,“要保证他们短时间内掌握一门谋生技能,不至于为了生计再次走上歧途。”
根据五角场监狱的调查数据,从2011年开展出监教育以来,上海市共有2812名服刑人员通过专门的出监教育回归社会,他们的就业率达到86.2%,重新犯罪率为2.15%,这个数据比没有接受帮助的人群好很多。
出狱前的“新生宣誓”
出狱当天,服刑人员会走过一段绿色的“新生之路”,开始新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走出高墙只需要一步,而回归正常生活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出狱前的最后一课,只是一堂启蒙课。
(编辑:施荔)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