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主办《瞭望》新闻周刊,在最新一期以封面文章刊发《长三角一体化 瞄准强劲增长极》系列报道。报道介绍自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是11月亲自宣布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工作迈入了“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文章通过记者在沪苏浙皖的实地调研,结合打造强劲增长极、编制长三角产业地图、开展跨区域“一网通办”、打通省际断头路、建设一体化示范区等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展示了三省一市在合作意识、成果和深度方面的一系列新信号、新进展和新突破,并对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建言献策。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文章指出,长三角一体化正由“合时代”全面走向“融时代”。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启动编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呼之欲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将迎来更加清晰的行动指南。
——合作成果从零星走向批量。长三角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从1992年建立长三角15个城市经济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算起,区域合作机制迄今已是第28个年头。
原来长三角三省一市间也有不少合作,比如省际断头路的打通,但这些合作都是基于单个项目,成果是零星的、局部的。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推进,制度性的、系统性的成果开始批量出现。目前各地各部门制定文件时都会想到一体化,搭建平台也是基于一体化。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例,里面分解了300多项具体任务。不仅步子实,而且突破了以往本行政区给自己做规划和上级部门做下级做规划的传统。由四个不同的行政区,平等协商制定了一个跨行政区的规划,这在以前是没有先例的。
——合作深度从基建联通迈向制度打通。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三省一市合作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比打通有形的道路更难的,是突破无形的制度壁垒。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推动产业一体化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四个维度上抓紧推进。以税收和统计为突破口,建立跨省市利益共享机制等打破制度壁垒、深化区域融合的改革关键举措也正在酝酿之中。
——形成强劲增长极,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合。展望未来,长三角不仅是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更应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推进,就能产生“缩回来是五指,各有特色;打出去是拳头,形成合力”的效应,形成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极,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三省一市要共同努力,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产业地图呼之欲出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产业生态出现“竞争-竞合-联动”的新动向:产业布局由垂直分布向水平分布、从梯次布局向块状布局过渡;产业转移由自发点状转移向区块转移,由单纯企业承接转变为管理承接和平台建设;产业协同方面,促进产业内部联动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业联盟、产业基金等登上舞台。
但当前长三角各地产业结构相似性、优势产业重合度依然较高,地区间合作机制不完善,仍需大幅提升产业布局规划高度、转移承接有序度、资源要素流动自由度,科学构建长三角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协同式、嵌入式的长三角产业生态圈。
“一网通办”破题一体化核心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区)自去年9月底以来,在全国率先探索跨省市“一网通办”,打破行政壁垒、畅通经济要素流动。迄今已为企业、群众提供信息推送服务超过8.2万次,提供异地咨询服务超过2000次,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受到企业和群众的欢迎。
跨区域的“一网通办”涉及到数据连通、服务共享、证照互认、电子签章等一系列瓶颈突破,没有先例可循。“一体化”也不能简单理解为“一样化”,需将上海的“一网通办”注重顶层设计、高度信息化,江苏提出的“不见面审批”重塑流程,浙江承诺“最多跑一次”的“群众视角”等特色和优势叠加起来。
打通省际断头路需过“三道坎”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来说,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重要前提和保障。去年6月,四地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签订《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按照“规划明确、需求对接、就近接入、先易后难”的原则,第一批推进17个重点项目,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不过在寸土寸金的长三角,省际交通中还存在“断头路”“梗阻路”“羊肠路”多种形态。“断头路”打通后,社会治理压力也将成为交界处各方必须面临的新挑战。未来应从建立常态化的对话联动机制、探索土地等要素保障的创新等多方面着手,让不同地域间心路融通。
一体化示范区打造新发展理念“样板间”
一体化示范区是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沪苏浙三省市交界的区域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要探索不打破行政边界,引导交界区域从行政区向共建区演化发展。这有利于打破区域分割、深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为全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探索有益经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定位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这样的定位意味着,示范区的建设绝不是要走传统开发区的路线,而是要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统筹起来。示范区的发展关键是布局什么产业。华为研发中心落户金泽,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示范区建设中,党中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可以在地方试点的,示范区要集中落实,率先突破,进行系统集成。示范区未来的发展要体现在“三色”上:生态绿色是底色,创新发展是亮色,江南古镇文化是彩色,向世界呈现一个多彩绚烂的示范区。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