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海两会最受关注的非《政府工作报告》莫属!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接下来这一年的重点工作。
有代表发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智能算力集群、浦江数链城市区块链、数据交易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词听着有些拗口,却都关乎着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
近年来,随着数据总量的爆发式增长,用来处理数据的算法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算力的要求也就不断拉高。小到打车、网购、订外卖,大到太空探索、城市治理、人类基因测序等,都需要算力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的算力强、能把海量数据用好,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抓住先机,抢占制高点。
此外,算力对GDP的贡献也不小——据测算,每在算力上投入1块钱,就能直接拉动GDP3到4块钱的增长!
目前,上海算力指数排名位列全国首位,综合算力指数排名位列全国第二。可以说,上海在发展算力这方面的基础,已经是相当厉害了。而之所以还要把“推进智能算力集群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就不得不提到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人工智能了。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砌房子,那么算力就好比是一块块砖头。有了砖头的支撑,房子才能砌得起来。
近年来,上海在人工智能产业这条赛道上一路快跑。目前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已超过340家,几乎是五年前的两倍,产值规模几乎是五年前的三倍。房子砌得太大太快,快到不可预估,那对砖头的需求自然就会井喷。
就比如位于徐汇西岸的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是一个专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初创企业建立的创新社区,当下,20多家入驻企业讨论最多的不是怎么去融资,而是去哪儿找算力。
显然“缺算力”在人工智能行业领域已不是罕见的现象。市人大代表、上海氪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朱明杰就向记者表示,“ 人工智能大家都知道对算力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更缺的可能是‘有效算力’ ,也就是搭配必要的行业的数据知识和应用场景,形成一个闭环”。他呼吁,上海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应该牵头,支持建设不同细分领域的专业AI模型的算力,这样才能有效助推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让算力“赋能百业”。
其实,不仅是人工智能,任何新动能的培育都离不开算力的赋能。因此,推进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势在必行。
去年上海已经有所动作:比如,上线全国首个算力交易平台,让算力可以实现买卖;启动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让全社会的算力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统一调度;另外,新一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也在去年启动实施,相关行动方案提到,到2026年,上海要打造超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率先争取形成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的自主可控的智算能力,服务重点企业的大模型训练需求。也就是说,上海要先把基础打牢、把底座做实。
市人大代表、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张义在接受采访时说,“算力有望成为未来整个产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同样也是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的关键资源。从全市层面上来说,今年上海将会加强对于金山、松江以及临港的智能算力聚集区的建设,同时也会促进算力和算法的相互促进,以底层技术的突破支撑人工智能产业的迭代升级。“
相信未来,算力作为一种通用能力,也能像水、电、气一样,普惠到千家万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陆周杰 屠佳运)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