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仅有一人宽的狭窄通道里,需要清除横在面前手指粗的钢筋,这是地震灾害救援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救援人员不单要克服身处幽闭空间的心理压力,还要搬运操作机械设备,这是对人耐力和耐心的双重考验。近日,在中部九省消防演习中,就设置了“狭小空间救援”科目,专门磨练消防官兵们的这项技能。
警戒、侦察定点、固定支撑、牵引、起重、破拆、清理废墟……上午8时45分,湖北救援队20名官兵携带救援器材到达指定“救援地点”,了解到现场为一片坍塌的建筑废墟。根据现场环境,指挥员安排建筑结构专家对现场建筑进行评估,同时对废墟进行侦查,根据评估报告制定作战计划。
经过两个多小时,通过工兵铲清理现场外部废墟后,救援人员发现在一块近2吨重的凝土预制构件下方有一个宽约80公分,高约30公分的通道可以直通“被埋人员”地点,为了快速抢救,消防官兵决定进入这一狭小空间,在对水泥板用胶垫进行固定保护后,下午1点,开始分组轮换开展救援。
现场温度约33度,而在空间内更加闷热,消防员刚钻进通道不过3分钟,全身湿透,想往前爬1厘米都不容易,对于普通人而言,犹如进了一个没有尽头的黑洞,压抑而又无助,而此时,他们还发现有破损的冰箱、水泥预制板等障碍横在面前。
而此时进入狭小空间进行救援的队员肖正坤已是筋疲力尽,加上尘土与汗水的交集,造成肖正坤无法看清前方路线,也无法调整姿势,肖正坤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利用带入进来的金刚钻,一毫米一毫米地“盲钻”破拆救人。经过8个小时的奋战,先后切割一道栅栏似的钢筋墙,打穿十几公分厚的预制板,穿透电冰箱,打穿一道24公分厚度的墙体,三名“被埋人员”全部获救
狭小空间是地震灾害导致建筑物倒塌后,建筑材料在坍塌过程中随机形成的几何构建密闭空间,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空间内被埋人员的存活几率较大,同时通过这样的空间可以更迅速地抵达需要救援的地点。所以这也是地震救援训练重要的科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昕 实习编辑:祝闻豪)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