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设长江防护林、打造三峡库岸“绿色生态走廊”,着力实施湿地保护和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重庆长江沿线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9%。图为12-25,一艘滚装船从长江水域云阳段驶过。通讯员 饶国君 摄
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在8万多平方公里市域内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引导绿色发展;实施最严格环保举措,全面加强生态修复,确保长江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坏”……
今年以来,中央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做出全面部署,要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坚决贯彻、鼎力推进,在此前工作基础上,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为依托,把绿色作为本底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在服务国家大局中优化发展。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
布局“一盘棋”融入国家战略
记者近期在重庆沿江多个区县走访发现,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环境、资源、区位等条件,优化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特色发展。
地处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地的巫山、奉节等县,过去布局一批煤炭、水泥项目,带来诸多环境隐患。如今,这些区县纷纷关停高污染、高耗能厂矿,依托山水资源精心培育旅游经济、特色农业,一、三产业已占GDP近六成。
走进渝西江津区珞璜园区,塔吊林立、马达轰鸣,千万吨级枢纽港正加紧扩建。区委负责人介绍,珞璜紧邻重庆主城、坐拥深水航道,市里大力调减周边小港,把珞璜港吞吐量扩大到2000万吨,并借势承接高端装备、电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而重庆主城则加快完善都市功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风生水起。在渝北区仙桃大数据谷,先后有微软、高通、安谋等70多家国内外知名创新公司落户,一个追踪全球智能硬件和大数据潮头的产业集群逐渐崛起。
“‘各优其优、优优与共’良好发展态势,得益于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优化全市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一盘棋’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沈晓钟说。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起,重庆就将全市38个区县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并配套相应政策,引导各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联动发展。
今年以来,重庆进一步完善环境、产业、财政、考核政策,着力推动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公共服务跟着人口和功能走,统筹推进以大都市区为主要载体的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建设,以大生态区为主要载体的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确保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实现产业优、城镇优、生态美、环境美。
严把环保底线
筑牢长江生态屏障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但多年来,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不同程度存在。
“长江经济带既是经济发展带,更是生态共同体。”重庆市委主要领导表示,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理应更加自觉地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绿色作为全市发展的本底,坚守生态红线和环保底线。
为此,重庆率先实施差异化产业“禁投清单”和环保负面清单。
“长江、嘉陵江、乌江沿线全面控制新建、扩建排放重金属、剧毒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目;一般工业企业和园区摆放,也将设定距江5公里到20公里的‘安全距离’。”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史大平说。
全面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和污染治理。目前,重庆已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9%,累计淘汰和关闭企业256家,三峡库区、沿江地带和人口稠密区的污染源基本实现“盯住看牢”。
长寿经开区是重庆重化工产业聚集地。记者近期走访发现,一套人防、技防、物防和联防“组合拳”在这里严密运行。重点企业和园区污水排放24小时在线监控,数据适时回传市环保局,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预防预警体系也基本建成。
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建设长江防护林、打造三峡库岸“绿色生态走廊”,着力实施湿地保护和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重庆长江沿线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9%;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稳定。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方式问题。”重庆市委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渝东北、渝东南既是集中连片贫困区又是生态屏障的核心载体,近年来,坚持以生态涵养为主题、以绿色经济为主线,“面上保护、点上开发”,以部分区域为重点推动保护与发展协调并进。
在三峡库区,则着力推动万州、开县、云阳一体化协同发展,落实好“大保护”总体要求,形成长江经济带新节点。
统筹岸线资源
科学布局互联互通
长江经济带建设,货畅其流至关重要,但历史形成的岸线资源无序开发、立体交通体系薄弱,严重制约黄金水道功能发挥。
“过去进港铁路很少,大宗物资往往要多次仓储、转运,浪费时间、提高了成本。”重庆长江轮船公司总船长王嘉玲说。
今年以来,重庆全面加强长江岸线和港口的清理、统筹。重庆市交通委主任滕宏伟介绍,通过保护、利用、置换、淘汰,严控小港口开发,把货运功能向枢纽港集中。
同时明确把果园港区、珞璜港区、龙头港区、新田港区统称为“重庆枢纽港”,根据各自区位、岸线、集疏运条件,结合周边产业业态,在集装箱、件杂、散货等业务上发挥各自优势;按照“港口、物流、产业”一体化原则,布局集装箱码头,规划一次性到位,铁路一次性完成铺轨、公路一次性进港、岸线一次性控制。
记者日前来到两江新区果园港,10多个5000吨级泊位全部投用,进港专用铁路运行繁忙。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港区内畅外联功能进一步优化,与上游攀枝花、广元、西昌等地,下游镇江等地建立联动机制,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线路突破10条,全年预计吞吐量可达1200万吨。
“但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瓶颈,仍然是重庆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特别是上游航道等级偏低,高铁、高速公路密度较低。”滕宏伟表示。
当前,重庆正进一步推进长江干线和骨架支流航道治理,消除“中梗阻”和瓶颈制约;加快高速铁路、骨干货运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着力构建内畅、外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