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9岁男孩卖石榴”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视频中男孩穿着破旧的棉袄和奶奶一起,表示石榴是花了两个小时从山上背下来的,祖孙两人朴实质朴的话让无数网友动容。然而,不过几天,事情便迎来了反转,这条视频被证实是虚拟摆拍。
近日,四川凉山“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被侦办,多名粉丝数百万的网红因虚假宣传、销售假货被查。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网红主播11人,查封网红孵化机构5个,冻结涉案资金500余万元。
热门视频的背后,实则为“卖惨带货”的营销套路。四川省凉山州官方通报称:经公安侦查发现,网红“凉山曲布赵灵儿”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宣传,涉案数额巨大,涉嫌犯罪。其中,网红公司自2022年以来通过剧本摆拍贫困、悲惨身世的短视频,刻意包装公司旗下多个网红主播,雇佣“网络水军”涨粉引流,直播带货假冒的原生态农特产品,牟取暴利。
一位曾经参与过拍摄的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当地的村民,视频的内容都是经过培训后演出来的,视频里卖的石榴并不是自己的。每次拍摄前,他们的衣着、化妆会被刻意营造出一种悲惨的气氛,拍摄结束,拍摄者会给他们一百至几百元不等的演出费。
拍卖惨视频吸引网友关注后,第二步就是在直播间推销产品,据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主播一般在直播宣传的时候会刻意强调:当地果农面临销售难题,拍视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卖果,然后诱导网民下单。而实际上产品发货地点并不是凉山。警方联合多部门开展调查后也发现,这些店铺的注册人、供应商、发货地等都不是凉山的。所谓的“原生态”“爱心助农”“滞销帮扶”,不过是这些网红主播们捏造出来的套路与“人设”。
事实上,这种以卖惨为噱头来吸引网友关注以实现流量变现的操作手段早已存在,甚至形成了一整条伪慈善产业链。通常情况下,网红主播都以助农为噱头,配合网红编织出了“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利用直播平台销售假冒特色农产品。有些还雇佣网络水军团伙虚假涨粉;通过批量操控机器人账号,伪装成消费者,帮主播在短时间内贴上助农、公益等标签。
对此,律师杨邹华表示,借未成年人、患病或残障人士、孤寡老人,摆拍贫困假象,营造“卖惨”人设博取同情,涨粉引流,进行欺诈销售的行为,涉嫌违反我国多部法律,一是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之规定,构成了虚假宣传罪。此外,还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存在欺诈行为。这些违法行为都可能面临民事、行政、刑事多个层面的法律责任。
杨邹华说,这种以“卖惨”为噱头来吸引网友关注,当“大凉山”“老人”“孩子”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时,再加上一个略带悲情的故事,就特别容易在舆论场引发网友的同情怜悯之情。但“摆拍”慈善的行为消费了大众的爱心,长此以往会让人们的善心变得麻木。此外,摆拍卖惨加上所售产品以次充好,通过卖惨的形式大肆敛财,倾销自己的劣质农产品,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民得不到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我国经过多年艰苦奋斗终于达成的全面脱贫事业,消耗了社会的公信力。
那么,类似的视频频频在短视频平台出现,该如何强化平台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律师杨邹华认为,任何“卖惨带货”的操作都需要有平台的支撑和加持,针对特定区域,呈现套路化倾向且宣传意味明显的视频拍摄,平台理应有针对性加强审核管理。尤其是多个不同主体,在相同时间段,发布类似短视频,更不难监测。不仅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核实是否存在造假行为,更需要平台对短视频、直播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恶意营销、消费公众情感、打着公益名号敛财等问题,平台应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不能让这种唯利是图的视频和直播干扰行业生态。对于扶贫主播的货源是否真实,是否为虚假宣传,都应进行审查,乃至推行扶贫主播白名单制,从而从根本上杜绝既侵害消费者权益又伤害了真正需要扶贫的农民的虚假宣传行为。
大凉山并不拒绝流量。相反,对于这些底子薄,防止返贫任务还很重的地区,的确需要网络助力,来推广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因此,我们既要打击乱象,也要善引流量,如此,流量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增量。
(看看新闻Knews编辑:彭晓燕 翟静 陈昱卉)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