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江一河”新貌。
【年末我们交出这样的答卷(6)】
一座城市有了水,就可以更滋润地把眼光伸展到远方。
上海的魅力,来自江风海韵带来的深厚历史人文积淀,来自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馈赠,更来自新时代人民城市涌动的朝气与活力。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舞台,也是一个随处遇见温暖的城市……
陆家嘴的早晨
清晨,阳光洒在江面上。有风吹过,吹皱了江水,水波就势将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倒影和日光揉在了一起,金灿灿的。
此刻,站在滨江亲水平台,身后是落成不久的浦东美术馆和美丽的东方明珠塔,江对岸,海关大钟的报时声如常响起……这座城市苏醒了。
这里是陆家嘴寸土寸金的所在。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最高的楼,被称为垂直的“金融街”,相当于一个竖起来的“外滩”。31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的实施,陆家嘴迅速成长为一座中外闻名的现代化金融城。60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30多万金融从业人员集聚,“上海金”“上海油”等国际化交易品种影响全球。
距离上海中心不到一公里,是位于东昌路600号的东昌大楼。斜穿过马路,路过几家小餐馆,就是东昌新村,一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居民小区。77岁的陈国兴在这里住了30多年,眼看着一街之隔的陆家嘴金融城一天天“长高变大”“变美变靓”,自己住的小区却从当年的样板小区成了“老破小”……陈国兴的心里不是滋味。
如今,笑容又回到了陈国兴的脸上。一大早,见到陈国兴时,他正和邻居在小区的健身区打太极。一个“白鹤亮翅”分外矫健。“你看,我们小区离陆家嘴金融城这么近,也跟着变时尚了。垃圾堆成了小花园,黑乎乎的车棚成了展览馆……想都不敢想的事,都做成了。”陈国兴说,现在有亲戚朋友来串门,停车棚成了必“打卡”景点,别提有多自豪。
东昌新村的停车棚做成了社区展览馆。首展是三星堆文物图片展,接下来是龙门石窟图片展。展览内容来自上海大学博物馆,策展工作由社区枢纽站的志愿团队完成。小区居民还专门坐下来讨论它的名字:“就叫星梦停车棚吧,因为那是我们心中的星星,我们的梦想实现了。”
笑得合不拢嘴的陈国兴,主动当起停车棚的讲解员。他专门坐在电脑前查了好几天资料,把三星堆的来龙去脉摸了个透。
“这是一次社区里的艺术动员。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力量结合居民主体参与,将新鲜元素植入老旧社区,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强化老居民们的志愿者意识,联动周边白领一同来玩。”社区枢纽站创始人王南溟也是陆家嘴社区委员会委员,他想做的是寻找那些尚未被关注的都市角落。星梦停车棚的改造,让他信心大增:“让艺术从社区的土壤里长出来!”
星梦停车棚入选了今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案例,东昌路浦城路口的小区外墙成了年轻画家和孩子们共同涂鸦的“大画布”。
陈国兴乐呵呵地走着,随口吟出几句打油诗:“晨练健步,停留观画。普通围墙,画图生景。路人目睹,微笑而行。”他指着路口几处建筑,掰着指头数起来:“从长者食堂到为老服务中心,从健身步道到社区图书馆,从小竹林到江边渡口,你看,家门口走出去几分钟,什么都有了,我要画一张我的15分钟生活地图!”
阳光照着他清癯的面庞,映着眼里的光。
陆家嘴的早晨,美成一幅画。
“一江一河”的对话
走着走着就到了外白渡桥,人们总会不知不觉地放慢脚步。黄浦江行至这里,接纳了蜿蜒而来的苏州河,向东画出一个大大的弯,继而一路北上,在吴淞口奔腾入海。横跨苏州河的外白渡桥,在这里默默守护了一百多年,不仅见证了这座城市经历的苦难与成长,也给人们沉淀了岁月的记忆。
赵阿伯和老伴儿都是资深“拍友”,与外白渡桥相距不过200米的乍浦路桥,是夫妻俩最爱的拍摄点。伫立桥上,余晖下的外白渡桥和水岸风光尽收眼底,陆家嘴鳞次栉比的高楼是最佳背景。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记录的仿佛是天空与大地的对话,数百年风物一齐涌来。
穿城而过的黄浦江、苏州河,是上海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母亲河”。170多年前,上海开埠,江河两岸开始成为商船云集、中外贸易的“大码头”,中国最早的现代化水厂、船厂、煤气厂、纺纱厂都在这里诞生。新中国成立后,更多的工厂、码头、仓库等依水而建,那时的“一江一河”成为城市重要的生产岸线。
“母亲河”也因此不堪重负,光泽黯淡。赵阿伯从小住在苏州河边,他记得,20世纪80年代,路过苏州河时不得不掩鼻快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上海加快调整江河岸线的功能布局,推进沿岸贯通开放,全面实施滨水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
还岸于民、还水于民——位于上海主城区的黄浦江45公里岸线、苏州河42公里岸线先后贯通,杨浦滨江有着140年历史的杨树浦水厂、徐汇滨江大型储油罐等工业遗存变身网红游览点和艺术中心,昔日“工业锈带”成了“生活秀带”。
为了持续推进这项工作,2019年,上海专门成立“一江一河”工作领导小组。如今,“一江一河”之间已形成整体统筹、互为彰显的良好格局。
今年国庆前夕,经过精心修缮和建设,苏州河步道华东政法大学段向市民开放。河岸边,银杏树下,散落着的27栋当年的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栋栋都是“有故事的楼”,讲述着百年高等教育和七十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记忆。
这串璀璨的人文“项链”,激起了市民游客的寻访热情。
校园一角,作为“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的交谊楼,见证了1949年5月那个惊心动魄的前夜。“那天凌晨,陈毅老总就是从这幢楼后面的苏州河木桥进校的。”人们来到这里,重温解放上海的风云岁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最上海”城市文脉,在红砖绿瓦间流动。
“一江一河”的故事里,流淌着上海的精神,激荡着时代的交响。这种交响,和她的历史有关,和那些层层叠叠的故事有关,更和她给予人的温存和鼓舞有关。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一个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
“一江一河”,似如椽大笔凌空而落,写下雄浑有力的一撇一捺,交汇出的是大大的“人”字,谱写的是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篇章。
小弄堂的灯光
入夜,杨浦区四平路1028弄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光线投射到地上,化成一行行诗。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就这样踏着诗句回家。
“每周三次,从杨浦游泳池出来/顺着打虎山路回家/路边吃一个刚出锅的油墩子/那热得烫嘴的味道/构成我记忆里最重要的城市意象。”这是土生土长的四平人王衍的小诗。弄堂小道上的诗歌都是由本地居民创作,未必工整,却都藏着一段社区记忆。
“游泳池,油墩子,这不是我的童年吗!”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一路找过来,一首首读过去,“妈妈的儿时记忆就在社区的地面上!”
“社区里充满了故事,里面的人都是日常的英雄。”一位常住四平社区的意大利设计师写道。曾在这里工作的夏夏想对大家说:“社区的生活是很平淡的,我们平凡地过每一天,但大家都很伟大。”
…………
“诗歌单行道”的创意来自一对80后设计师夫妻,郑露荞和熊子超。对毕业于同济大学的他们来说,四平社区是读书、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地方,他们想用这种方式表达热爱、唤起温情。
当一条没有路名也没有路灯的弄堂小道,以这样的方式被点亮,郑露荞和熊子超开心地看到,一条小路,成了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连接,让老人、青年人和孩子,走到了一起。
予人暖意、惬意、诗意,这或许是上海最动人的所在。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生命集合体,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故事,一段段扎扎实实的人生,每一处用心用情的精细治理,让“人民”成为这座城市最坚实的根基。
诗意的生活流淌到哪里,上海的魅力就浸润到哪里。东起镇宁路,西至定西路,全长不过1400多米的愚园路长宁段,霍白再熟悉不过。今年67岁的他,退休后当起了“里弄长”,和几位热心社区公益的老伙伴组建起一支义务宣讲团,穿街走巷,挖掘百年愚园路的故事。
熟悉愚园路的每处房子,认识愚园路上每个小店店主,他也成了年轻人眼中“有故事的人”。“这几年愚园路变化很大,最明显一点就是人气足了。”对城市更新下的街区重塑,霍白很有感触。他更震撼于街区变化背后的力量:守护一条马路,让街区充满温度的,不只有看得见的灯光和人,还有两张看不见的“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让每一点灯光都有了坚韧的支撑。
在愚园路市民中心助餐点见到罗锦国时,他刚把电瓶车推到门口的智能充电桩充电。“扫码就能充,到了时间就停,真是方便!”作为江苏路街道的老居民,他热爱愚园路的烟火气,也愿意享受街区里的数字化、智能化生活,“日子就是要越过越好,越过越时髦!”
黄浦江畔,暖风怡人。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人为之向往,人人起而行之,更好汇聚人气、集聚人才、凝聚人心——
当“人民”二字成为上海的鲜明标签,这座城市更有了奔向无限远方的底气和动力!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