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的技艺精湛让人魂牵梦绕,敦煌雕塑的巧夺天工让人心驰神往。常书鸿在法国塞纳河畔旧书摊上乍见《敦煌图录》时,他就下定决心离开巴黎,前往蕴藏着4世纪至14世纪民族艺术的敦煌宝库。
一望无际的大漠之中,几个人垂头躬背地走在黄沙滚滚的路上。常书鸿摇了摇已经空了的水壶,气喘吁吁地问道:“我们已经走了一个月,还有多久才能到千佛洞?”旁边的向导一边安慰地说“就到了”,一边好奇地问着:“你为什么来敦煌?听说你为了来这儿倾家荡产,把自己的画和家具都卖了”。常书鸿满脸苦涩,不无遗憾地叹息:“我越研究敦煌就越痛心他的遭遇,我恨我自己,我来迟了、来晚了。”
实际上,常书鸿安全抵达莫高窟后第一眼看到的并不是精美壁画,而是流沙堆积,是断壁残垣,是石窟前随意走动的牛羊,是石窟内肆意食宿的淘金沙人……常书鸿震惊于“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宝库得不到最低限度的保护和珍视”,决心以有生之年为敦煌石窟的保存和研究而努力奋斗,决不让这举世之宝再遭受灾难。
除了工作环境艰苦之外,常书鸿女儿常沙娜讲述了他在敦煌生活时的穷困。对她们一家人而言,大漠生活与在法国的优越条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敦煌吃的是“一碗醋、一碗盐、然后面条。因为那里是荒漠、没有菜”,穿的是“不摩登、有味道的老羊皮、靴子,因为气候恶劣、冻得不得了”。
但是,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并没有让常书鸿退缩,他带领着同事们修理栈道桥梁、清理积沙,调查制定洞窟内容表并临摹洞内壁画,艰难地守护着莫高窟的每一件民族艺术瑰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敦煌一待就是大半辈子。
常书鸿生前将个人全部精力投入敦煌,去世后他的墓碑和莫高窟遥遥相望,继续以这种方式守护着莫高窟这方净土。“生前守护莫高窟、死后守望莫高窟”已经成为常书鸿等敦煌守护者的集体愿望。
(来源:东方卫视《闪亮的名字》 编辑:祝闻豪)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