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曾栌贤,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盛夏成为新闻人物。
12-25上午,在成都市公安局办证中心,这位内江籍四川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不到10分钟,就拿到自己的户口簿,成为成都人才新政落户“第一人”。
“本来以为程序很繁琐,没想到这么快就搞定了。”曾栌贤告诉一大群围着她的记者,她2008年到成都读书,一直很喜欢这座城市,也希望留在这里工作,“今天终于成了成都人。”
成都人才新政规定,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来到这个城市凭毕业证即可申请落户。这一户政创举一经公布即引发关注。12-25新政实施当天,共356人成功办理落户手续,其中博士3人、硕士42人、本科311人。
成都已迎来人才落户井喷。从每周一至周六,在成都23个公安办证中心,等候落户的大学毕业生都排成了长龙。来自成都官方的统计,各公安户籍窗口办理的入户人数每天在300人以上。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广开进贤之路,更加需要广纳天下英才。”成都市委组织部一位负责人说,成都正在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强市,通过政策创新形成人才政策优势,从而吸引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
和成都一样,武汉、西安、长沙、济南、南京、杭州、郑州、青岛、厦门等新一线、二线城市纷纷加码人才政策。新一轮“抢人大战”正在这些城市之间打响。
众多专家和观察者评论认为,这是城市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标志着我国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拼项目、拼招商、拼优惠政策跨入到了拼人才的新阶段。
不少新一线城市陆续出台了人才落户政策
“政策一个比一个优惠”
12-25,成都正式对外发布《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这是成都连续两年以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聚焦人才政策后的又一政策创新。
在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彭崇实看来,这次新政是“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
其实,落户新政只是成都人才新政的一部分。至12-25,成都已共投用22家“青年人才驿站”,共提供736个床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持毕业证和面试通知证明,即可在这些驿站免费入住7日。
与此同时,成都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产业新城配套租赁房和用人单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种安居支持。
此外,新政还包括:未来5年引进和培训100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和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内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来蓉创业,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设立1.6亿元专项资金,提供全面免费技能培训;凡属成都产业和企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在蓉工作,可申领“蓉城人才绿卡”等。
成都的这些措施归纳起来,就是“送户口房子票子”——松绑户籍,配套住房政策和扶持资金。这亦是众多城市在眼下“抢人大战”中正在使用的武器。
打响本轮人才争夺战首枪的是武汉。这座距离成都千里之外的中部特大城市早在今年2月就提出:未来五年留住百万大学生。两个月后该市成立招才局,雷军、陈东升等六位知名企业家出任首批“招才顾问”。
12-25起,武汉户籍新政实施,明确降低大学毕业生的落户门槛:凡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内无须买房即可申请落户,博士、硕士人员可直接落户。招才局还拿出3765套大学生人才公寓,提供给毕业三年内留汉创业就业的无房大学生,租赁价格不高于同一地区市场价格的70%。
12-25,不甘落后的杭州也公布人才落户新政:12-25起,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45周岁以下)以及普通高校紧缺专业大专(35周岁以下)人员申请进杭落户的,条件只需“在杭居住1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1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对新引进的应届毕业生还发放生活补贴:硕士每人2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
同在5月底,设定成都、武汉为对标城市的西安,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气度”出台“人才新政23条”,计划5年投入38亿元引育人才100万名。其中在人才安居保障上,国内外顶尖人才可免租180平米左右住房,居住满5年并在工作中取得贡献的,政府可将房屋产权赠与个人;在全市今年推出的33000套公租房计划里,超过三分之一的房源将租住给新毕业的大学生。
另一个省会城市长沙,则在12-25发布“人才新政22条”——未来五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名人才;落户并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短短几个月内,还有济南、南京、郑州、青岛、厦门、东莞等其他新一线、二线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出台人才政策,你追我赶、唯恐落后。
“吸引人才的政策一个比一个优惠,竞争非常激烈。连我们市领导在人才工作会上,也直接把‘争抢人才’说成‘掠夺人才’,意思是‘不管怎样,要先把人才抢过来再说’。”青岛市一位官员如此描述他感受到的“硝烟味”。
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已然受到影响。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届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的比例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持平。而这些毕业生中希望到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达37.5%,高于希望到一线城市就业的29.9%。
“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如果不是偶然在校园网上看到成都的人才新政,出生于河南、在上海读书7年的刘佳楠,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就业地会选择成都。
“在上海待了这么多年,逐渐适应了这座城市的节奏,这里的机遇也多。”刘佳楠坦言,但当他看了成都的政策再去了解这座城市后,就心动了。而他大学所学专业为环境工程,正是成都所急需的专业性人才。
2016年,成都的GDP总量达12170亿元,占四川省总额的近1/3,城市经济发展正在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却不得不面临严峻挑战。
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同时兼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期参与调研成都经济发展情况。他告诉看看新闻新闻Knews记者,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靠廉价劳动力实现GDP增长的方式难以为继,全国大多数省市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衰减,成都也不例外。
根据北上广深等先行发展城市的经验,打造“人才发展支撑体系”是成都等众多城市的重要法宝,也是主动应对“人口红利”衰减问题的最佳举措。就具体操作来看,一是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吸引人才;二是要加大力度培养高端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人才;三是不断完善制度载体和激励办法,促进“人才红利”的最大化释放。
“创新、改革、开放和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动力结构。”在王辉耀看来,城市的转型发展亟须处理好四者之间的关系:创新是目标,改革是动力,开放是路径,人才是关键。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改革动力源自于人才供给,开放战略首先是人才开放。只要抓住了“人才”这一关键性要素,就相当于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让人才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创新依托的就是人才。”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说,全国各地大量的高校每年产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硕士研究生,从前的人口红利渐演变成人才红利,抓住这一轮的人才机遇对城市谋篇布局、积蓄后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正在进行划时代的社会转型。在这个背景下,许多二线城市想把原来以工业化为主的城市,逐渐转型为以后工业化为主的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认为,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这些城市原有的人才储备是不够的,必须要提升人力资本。
国家战略创新与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吕本富撰文称,成都、武汉等城市的人才新政,反映出这些城市近年来创新创业的活跃和经济的活力。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时代,“人之贵”愈发凸显,从“争项目”到“争人才”是一种必然。
其实,本轮城市“抢人大战”,还反映了各城市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近几年,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长沙等城市GDP相差不远,你追我赶,掀起了“新一线”城市“竞争浪潮”。
“新一线”城市是相对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衍生出的新概念,由媒体2013年首次提出,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进行评选。
国家也在有意识地鼓励这些城市崛起,希望在全国建设更多像京沪这样的可以承担全国性服务功能的大城市。近两年来,国家给很多内陆省会城市大开政策之门,包括国家新区、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中心城市等政策蛋糕。
这些政策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既是一种品牌,也是一次城市营销的极大成功。它们不是普惠式的,实际上就造成了城市间的政策竞争,而人才发展又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
目前,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8座。沈阳、南京、西安、长沙、杭州、青岛、厦门等城市,则正在角逐以争取进入。
在这种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中,人才的价值被推至突出位置。西安、长沙、杭州的纷纷将人才纳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即使是拿到了入场券的成都、武汉、郑州,明确把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站稳国家中心城市位置。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才资源,就有什么样的城市能级。”王辉耀说。
很多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受惠人群从高层及人才延伸到大学生
高房价的“挤出效应”
新一线、二线城市发起本轮“抢人大战”,还有一个大背景:一线城市落户的逐渐收紧。
综合此前媒体报道,早从2014年起,落户北京的“进京指标”就呈逐步趋紧态势。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北京市都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落户指标实施“总量封顶”——都没超过9000人。
北京统计局的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北京外来人口达807.5万人,自1998年以来首次进入负增长,比2015年下降了15.1万人。
上海亦严控人口,自2015年起流入人口持续转负。上海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14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996.42万,2015年、2016年分别降到981.65万、980.20万。
其实,将许多青年人才挡在一线城市门外的,还有高房价这一只“拦路虎”。
武汉大学2017届硕士毕业生李明,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找工作,先后考察了北京、深圳、合肥等地后,最终留在了武汉。“深圳房价太高了,随便看一下就是五六万六七万,租一个卧室也要两三千,至于北京就更高了,综合考虑下来还是武汉不错。”
李明毕业后申请了武汉的人才公寓,已通过审批,最迟九月份就能入住。按照规定,他分配到的25平方米公寓,可租住三年,价格低于市场价三分之一,“算下来每月只有租金六七百块。”
浙江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莫凡,一开始把工作目标瞄准了上海,但在上海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实习三个月后,决定回到杭州,已在当地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入了职,并申领了政府给予的两万元生活补贴。
“在杭州买房没那么大的压力。”莫凡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促使他离开上海的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去年一年上海有些地段房价几乎翻番,杭州的房价虽也一路看涨,不过与上海相比觉得更有信心在杭州挣一套房子。
高房价对一线城市人才的“挤出效应”开始显现。西南政法大学就业办负责人王朝彬近几年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学生择业越来越倾向于新一线、二线城市,“这些城市发展很快,各个方面也越来越成熟,压力跟北上广相比还是要小很多,生活的成本也要低一些。”
这让众多新一线、二线城市也看到了争抢人才的历史性契机,在新一轮人才战中更是有针对性地出台人才安居办法,以平抑高房价的“挤出效应”。
然而,西南财经大学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涵提醒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一线城市虽然门槛在收紧,但其人才聚集效应并未完全发挥,大量新一线、二线城市开始抢夺人才,也会倒逼一线城市的忧患意识,继续重视人才吸引政策。
事实正是如此。12-25,广州市发布《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16条新政包括在商改租、入学、税收、水电等领域,积极支持租赁住房方式,加快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新政引人注目的是,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这被外界解读为广州吸纳人才的重大举措。
12-25,深圳也发布重磅文件——《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修订意见),以遏制房价、吸引人才。文件显示,深圳将通过城市更新,筹集13万套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据十三五的住房规划,深圳商品房供应为30万套,而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供应将高达40万套,超过商品房几成为定局,比例接近60%。
7月底,深圳市政协在六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上发布调研报告,建议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外,继续补齐教育和医疗短板,并呼吁探索多种形式的个税抵扣政策,以吸引人才。这一系列举动被外界评论认为是深圳向新一线、二线城市打响的人才反攻战。
上海市则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个“人才30条”,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再完善、再突破、再创新,加大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将外籍高层次人才工作团队成员纳入直接申办永久居留证范围,加快推进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两证合一”试点等。
到深圳打拼的海归硕士佀昶,半年内因为合租者换工作而不得不搬家
“引才容易守才难”
众多城市放出大招争夺人才,但究竟谁能脱颖而出尚待观察。
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观察到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的一个现象:特大城市的生活压力使得大学毕业生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但二三线城市的成长环境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好,“官本位”、产业的不配套、低下的薪资水平等等,这些人又回到了特大城市。
“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这个波动是很大的。引才容易守才难,对许多城市其实是一个课题。”张翼认为吸引人才的过程,不仅仅是人才升级,还要同时注重产业配置和制度环境的维护,谋求制度升级、产业升级,这样才能释放出人才活力。
“真正吸引我的不是户口、住房补贴这些优惠条件,而是当地更有利于我发展的技术平台。”拥有北京户口的黄晶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海归的她回国后在京找到了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最终却义无反顾跳槽到了杭州,“我是直奔马云的阿里巴巴来的。”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杭州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创业氛围的活跃,已吸引了很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人才。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刘博就是其中一位。此前他留学美国十年,获得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硅谷Facebook工作了两年,然后去了另一家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直到遇到安恒信息创始人范渊,他才决定回国。
刘博坦言,回国前国内很多知名IT公司都找过他,最后之所以选择安恒信息,在于这个平台更能发挥他的技术优势。
近几年,杭州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崛起。在国内大城市中,杭州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居全国首位,还是屈指可数的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已达61.1%。
正是有了核心的产业竞争力,杭州对人才的吸引力持续上升。今年初猎聘网发布的全国人才流动大数据显示,2016年杭州市人才净流入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在依靠产业吸引、留住人才方面,成都亦深谙其道。
12-25,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该市“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宣布: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以先进制造业为牵引,加快工业化进程,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此次还将原来“四中心一枢纽”的城市建设规划,升级为“五中心一枢纽”,把金融业增为新的“西部中心”。
“让人才与城市本身的产业需求相对接,才能形成有效供给。”曾受邀参与成都人才新政讨论的西南交大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院长陈光称,这次人才新政是被收纳入进成都“产业新政50条”实施的,“说明决策者希望从产业的角度来吸引、留住人才。”
一个城市规模的扩大,相当于长骨头;有了产业、企业,相当于长肉;然后让人才要素、文化要素发生作用后,相当于有智慧,才能长脑子。新产业没有起来,企业没有出来,就业机会当然少,何以留住人才?
要留住人才,除了乐业外,安居同样重要,包括合理、稳定房价,良好的教育、医疗、营商环境等。深圳大学教授马春辉认为,目前武汉、成都、长沙都发展不错,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差别不大,这时候就主要看生活成本,比如房价。
而且,人才还需要合理的结构——“高端人才得要中低端人才配套,即使给一个高端人才很多优惠政策吸引来了,如果没有相应的其他人才层次的配套,也很难做成。”马春辉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邓全伦 张正磊 唐铁瑜 实习编辑:胡晓虎)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