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举行。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第一家社会科学院。60年来,在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上海社科院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学科研究和智库建设“双轮驱动”,涌现出了一批在海内外学界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家和重要成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智库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上海成为全国的“理论高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建院初始,上海社科院就确立了以学术为立院之本、以学术为育人之魂、以学术为强院之路的办院方针,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正因为这种始终不懈的坚持,为各项理论创新成果的出现提供了土壤。在上海社科院院长张道根看来,不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首要的就是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持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缺少理论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失去安身立命的根基。
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上海社科院一直在理论探索与创新上走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前列,着力打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镇。有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称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从第一届开始就出现了上海社科院学者的身影:部门经济研究所陈敏之的《住房还是商品》一文,获得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在第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经济研究所雍文远主编的《社会必要产品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斩获著作奖。除此之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哲社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这些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理论与学术类奖项中,都可以看见上海社科院学者活跃的身影。
不仅是在奖项获得上,在重要理论研究基地的打造上,上海社科院也走在全国前列。1993年2月,上海社科院在全国最早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6月中宣部在上海召开全国性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议结束后正式成立了全国“五大中心”,其中,上海社科院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是唯一在地方设立的研究中心。
进入新时代以来,上海社科院在“创新工程”的驱动下,科研工作步入了快车道。2014—2018年,上海社科院核心论坛、重要著作等核心理论成果的产出同比增加了2.5倍,为繁荣发展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经过几代社科人接续努力,目前上海社科院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齐全、研究力量雄厚的地方社会科学院。全院设17个研究所和数十个院直属研究中心,几乎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重要领域。
除了自我创新,本着“开门办院”的精神,上海社科院一方面积极拓展与国家各部门、各级政府、民主党派、大学、企业、学会的合作空间,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多层多面的庞大的海内外学术网络,极大提升了社科院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影响力。目前已与海外50余所知名学府、科研机构和智库签订了学术交流协议,建设了2家海外中国研究中心,世界中国学论坛及海外分论坛等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汤铭 实习编辑:顾擎天)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