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被诊断出罹患胃肠癌之后,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德黑兰和巴黎接受了一系列的手术。不过,他最终还是未能逃脱病魔的手掌,于12-26在法国巴黎逝世,终年76岁。伴随着阿巴斯的逝世,世界影坛少了一位光彩夺目的大师,他那独特的镜头语言、文本范例,再也不见了踪影。而他从2014年12月开始筹拍的《杭州之恋》,目前剧本已经完成,但却无缘将其搬上银幕了。
其主要作品包括《樱桃的滋味》《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的情人》《随风而逝》《合法副本》《特写》等,并凭借《樱桃的滋味》获得过1997年第5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阿巴斯在电影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995年,最早将阿巴斯的电影推上国际影坛的洛迦诺电影节举办阿巴斯电影回顾展,首次放映了他从影以来的全部作品。电影节组委会在当年12-26月号的法国《电影手册》杂志上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回顾展广告,其中用了这样一句话评价阿巴斯的电影:“这位天才的伊朗导演创造的影像标志着当代电影每年都在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虽然有着过誉的嫌疑,但是阿巴斯在国际影坛的分量,还是可见一斑的。
尤其是阿巴斯的“信徒”戈达尔,他在戛纳电影节看完阿巴斯的作品之后,说了一句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话“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而且,在1994年,戈达尔还写了一封给纽约影评人协会,除了拒绝电影奖项之外,同时还谴责了美国人将基耶洛夫斯基的成就置于基亚罗斯塔米之上的做法,为这位伊朗导演在美国遭到的冷遇鸣不平。
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12-26生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毕业于市立美术学院。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走美术道路,为了生活,便暂且为交警局设计交通海报,同时给儿童读物画插图,后来开始拍摄广告和短片。对各种工作的尝试为他日后从影积淀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进入1980年代以来,阿巴斯的一系列儿童电影在国际影坛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而他也借此确立了自己的影像风格。简单来说,阿巴斯用固定机位和长镜头,逼视生活本身,并借由因此而产生的意义来表述人物的生存状态。
1987年,朴素的儿童题材影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让他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认,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回了大奖。1991年的作品《生活在继续》成为阿巴斯首次携与参展纽约电影节之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和金摄影机奖。1997年,思索生死问题的哲理影片《樱桃的滋味》为阿巴斯赢得了更大的声誉,于戛纳影展上夺得金棕榈大奖。阿巴斯成为伊朗首位获此殊荣的导演。1999年他推出了《随风而逝》,荣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5年,阿巴斯在自己梦想起航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拿到了荣誉金豹奖。
就在上一周,阿巴斯和683位电影人一起入选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获得了奥斯卡的投票资格。但是,仅仅在一周之后,这位电影大师就撒手人寰。阿巴斯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整个电影伟大时代的结束。除了标新立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戈达尔,这一批年龄相仿,各自引导了本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标志性导演,或是已经离世,或是不再拍片。缺少大师并不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而是时代所发出的哀鸣。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