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在淄博市临淄区的赵家徐姚村,考古人发现了距今1.32万年的人类遗址。2023年3月,这里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7岁的吴玉鹏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助理馆员。如今,在赵家徐姚遗址的发掘工作中,年轻的他已是考古队里的中坚力量。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赵家徐姚遗址的发掘现场,并在那里见到了领队赵益超。
自遗址发现以来,赵益超和团队的小伙伴们已经在淄博的赵家徐姚村驻守了一年多,回忆起当初遗址刚刚发现时的情景,赵益超很是感概。“当时我们做了两个测年的样本,一个是在11000年左右,一个是在13000年左右。大家当时很兴奋,因为这个阶段,在整个山东考古界是一个空白。”
在淄博市临淄区齐国故城附近,有1300余座汉代墓葬。2021年的10月份,赵益超和团队在进行汉代墓葬群的清理时,发现墓壁剖面出现了数层红色的烧土。所谓“红烧土”, 是经过高温之后,土壤的一种红化现象。我们外行人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在考古人的眼里,大面积的红烧土深埋于地表之下,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参与此次考古工作的饶宗岳告诉记者“一个烧土面,往往就和人类用火行为有关,可能是灶,可能是窑……但无论是什么,它都可能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线索。”
人类使用工具生火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40万年以前,而人类用火的历史甚至更早。火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人类的饮食方式,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火的作用至关重要。
最终,土壤的测年结果显示,它来自距今1.32万年前,也就是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然而,赵家徐姚遗址中出现的大面积红烧土,究竟是人类生活留下的遗迹,还是一场熊熊的森林大火呢……。
2022年的12-24早上,考古队员又发现了一枚小小的陶片,这让大家更加坚定,赵家徐姚遗址一定与人类的生活遗迹有关。
这枚小小的陶片,长约2厘米,宽约1.8厘米,它在红烧土同一地层的附近被发现,陶土中夹杂黑色有机物,完全符合早期人类制陶工艺的特点。随后,不同形态的陶片被陆续发现,有些碎片甚至能够复原成盆装的器皿。
领队赵益超告诉记者“所有器物的表面都是磨光的,这可能是这个阶段里边最漂亮的一种陶器制作的表面处理方式。”
不仅如此,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500余件动物骨骼,以小型鸟类和幼年哺乳类动物为主,这些动物骨骼都曾被高温加工。此次出土的陶器碎片和动物骨骼共计1000多件,它们在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可以想象,早在13000多年前,人类就在淄博的土地上停留,他们围火而坐,烹制食物。人们从原始群体,结合成氏族,再联合为部落,最后联盟成国家。赵家徐姚遗址的用火遗迹,提供了古人类从大山走向平原、从采摘和狩猎为主转变到以农业种植为主的阶段性证明。“也许这把火就是赵家徐姚人向大自然宣战的第一件武器。”赵益超说。
在赵家徐姚遗址,每一个我们能看到的考古发现都显得微不足道,但在考古人的眼中,它们恰恰是密码套着密码,揭开了云遮雾障、真伪难辨、语焉不详的疑云。
我身边的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寻找那个源头而努力,为历史找到真凭实据的答案。
(记者:唐春源 摄像:吕心泉 剪辑:王岑峰 编审:王琳琳 邢维)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