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方洲,从陕南一座小城走出的学霸,成为哈佛、斯坦福等数所世界名校的优秀学子。创业十余年来,他更帮助全球上千学生圆梦名校。
本期《海外路路通》,我们对话这位有着多国留学经验的90后创业者。从自己进藤校到送学生进藤校,留学,是一段如何改变人生的旅程?通过姜方洲的故事,我们或许能看到不同的答案。
同时,从留学到创业,读名校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如何攻克文书质量低,如何避免申请同质化,如何看待父母包办一切的亲子关系?针对这些问题,嘉宾姜方洲给出了实操性很强的建议。
点击观看直播回放⬇️
01 从陕南小城到世界名校的飞跃
在中国陕西南部小城安康长大,姜方洲在国内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后,前往新西兰读高中。
初来乍到,他在语言沟通上遇到了不少障碍,但他还是通过三年的努力拿到了新西兰总理奖学金。
在澳洲国立大学获得科学学位和商学学位后,他在名校的道路上就开始一路开挂。
从斯坦福大学的工程专业到清华大学的全球事务硕士,再到哈佛大学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奖学金和斯坦福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名校的光环在他身后闪闪发光。
正是这段多国名校的经历,让他在帮助学生申请到理想大学的道路上,能走出自己的独特之路。
02 从投行精英到教育创业者的转身
在澳洲国立大学毕业后,姜方洲进入投行。
在投行工作的日子里,姜方洲享受着高薪和稳定的职业路径,但他也意识到,这种“确定性”生活让他陷入了某种困境——或许,只是从一个座位搬到另一个座位。这种对未来轨迹的预见让他感到沮丧,渴望寻找一种充满不确定性、挑战与激情的工作。
他开始试水在教育领域创业。虽然团队不大,但每天都需要解决问题、创新并实施新想法。这种充满挑战与变化的生活,让他觉得比做投行“螺丝钉”更有意义。于是,他毅然选择了转身,投身于教育事业。
03 帮助学生避免同质化,提升录取几率
1.中国学生的文书需要提升自我认知与反思
姜方洲创办的教育机构分布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因此他会大量接触到来自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
姜方洲认为,虽然中国学生在硬实力和硬数据方面表现突出,超过了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学生,但是中国学生的文书质量却是略低的。
“中国学生的文书的话是缺乏自我反思的,也缺乏对自我认知的定义。这刚刚恰好又是美国大学比较看重的。”姜方洲说。
这也是导致很多优秀的学生与世界名校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
2. 避免同质化,深耕热爱领域
在与来自全球各国的学生对比申请材料的过程中,姜方洲发现一个显著问题——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普遍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这不仅让学生的个性和优势难以突出,也使得他们在激烈的名校竞争中容易被淹没。
“同质化现象存在的核心原因就是在于,我们过于想要去找到一条捷径,或者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虽然说竞赛是很硬的一件事儿,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偷懒。”
如何避免同质化?姜方洲分享了来自上海的T同学的案例。
T同学特别喜欢计算机,姜方洲就引导他思考,能够通过计算机去解决什么社会问题。发掘出自己对城市规划有浓厚的兴趣后,T同学利用计算机强化学习优化上海的公交线路,并举办了一个青少年的智慧城市论坛。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他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还突出了他的个性和特点。最终,他成功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04 父母“包办”带来的短期成果与长期挑战
很多焦虑的家长特别希望为孩子包办所有的留学事宜。
虽然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给孩子减轻负担,可以理解,但姜方洲认为,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做法的效果往往只局限于短期之内。
“我们短期之内能看到一些结果,但对于学生真正未来在大学申请的过程中能否坚持,甚至进了名校后,能不能在名校中生存下来,这些都是打着很大的问号。”
父母包办会把原本属于孩子的风险或失败提前屏蔽掉,从而失去了让孩子成长的机会。因此他强调学生需要勇于面对失败,积极尝试新事物。
他以自己创业初期经历的失败为例,讲述了自己当年作为企业领导者,不敢给予年长的员工消极反馈。这段失败的经历也曾被他写入留学申请文书中。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无限潜力。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发现更好的自己,打造个性化的申请材料,付出努力和时间,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校,在未来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点击观看直播回放⬇️
编辑: | 张馨元 |
责编: | 袁宏云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