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至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已走过五年征程。五年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硕果累累。"自己的大厦一定要建在自己的地基上",这是许多本土科学家共有的强大信念。不少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突破了许多国外垄断和"卡脖子"难题,背后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也功不可没。
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为这块晶莹剔透的玫红色玻璃进行包边加工。
这块看似普通的玻璃片,就是大名鼎鼎的"钕玻璃",它是高功率激光装置的"心脏",能使一小束激光,产生巨大的能量,在高功率激光装置、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不过此前,西方国家在"钕玻璃"的制造方面,长期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党委书记邵建达说:“卡脖子这个事情,只有系统科学家或者是系统工程师在脖子被卡之后他才会知道,确实这个东西重要。”
为此,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持续攻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陈树彬所在的上海光机所团队最终在2016年,突破了大尺寸激光钕玻璃批量制造中的四大关键核心技术,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该项高端技术的国家。
由于"钕玻璃"功能的特殊性,无法通过成果转换变为市场价值,因此在这些"卡脖子"技术的攻关期间,就需要科研机构有战略性思考,在各种硬件软件上给予大力支持。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副主任陈树彬说:“给我们建了一个八千多平方米的厂房,这个厂房的资金基本上是光机所自筹的。”
攻关团队长期从事同一方面的工作,很难发表新的论文,即使发表也可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为此,上海光机所将基础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类评价,论文不再被当做是职称评定的硬指标。
“在职称的评定上面,在收入这方面,我们都有倾斜,我们希望是能够把东西做好,作为一个真正评判他们工作贡献的依据。”邵建达表示。
有了一系列机制保障,目前,除了钕玻璃之外,上海光机所在激光薄膜、钛宝石等多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多项国际垄断。
卫星导航领域,近年来也在不断突破着原本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尴尬局面。2015年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首发星,其CPU、存储器、原子钟等核心元器件,全部国产。这在当时,其实是十分大胆的举动。一般而言,为保安全,一颗卫星采用新技术的比例不会超过30%。而在北斗首发星上,新技术比例超70%,而且大部分都诞生于国内的院所、高校和企业。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说:“只有真正大胆用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咱们的产品才能真正提高。”
投用四年来,国产元器件不但没有"掉链子",部分核心器件的"表现"还远超进口产品,比如国产CPU性能就是进口同类产品的10倍。现在回过头看,转变观念,放开胆量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当时,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联合全国50多家单位,开展北斗卫星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时,引入了"竞争机制"。
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沈学民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对一个技术,会同时找两三个单位攻关,攻关完了以后再比对,有序的竞争机制,而且技术在不断地提高。”
与此同时,由常年沉浸航天领域的总体单位出台了一整套技术、软件、质量、管理的规范标准,加快国产器件从实验室走向太空应用的步伐。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表示:“我们出了四大本规范,涉及到硬件的设备,什么工艺怎么做,什么接口电路怎么做,这样就能把它们快速地培养起来。”
首发星的研制发射,成为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的"破冰"之作,标志着北斗系统从区域向全球的拓展。而基于国产基础工业、器件、部件、系统的多项创新成果,现已应用于北斗全球星座建设中,为北斗系统避免了禁运风险,也为跨越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国家制度支撑,上海政策给养,科研主体创新探索,科创中心建设五年来,上海科学家在核电、钻井平台、芯片设计、大飞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关系国家战略、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不断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创新活力的"加速度"。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朱齐越 编辑:傅群)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