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收治过最高龄的新冠患者是一名107岁的老人,而最年幼的,则是在院区内出生的111个“公卫宝宝”。这里,就是素有上海“战疫堡垒”之称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作为本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市公卫中心始终奋战在抗疫最前沿。3月以来,随上海疫情形势发展,这里在院人数屡创历史新高,最高峰时一度达到2300余人。
眼下,随着后备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陆续投入使用,市公卫中心收治着重偏向“老、小、孕、重”四大人群,即高龄或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儿童、孕妇、重症患者。
在市公卫中心,自2020年疫情发生之初便磨炼至今的白衣战士们,一刻不敢松懈,时刻牢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一个好消息传来:市公卫中心荣获2022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啃最难啃的骨头,精心救治呵护“一老一小”
高龄老人体质弱,免疫力低,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在市公卫中心,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不少。
截至4月28日24时,自3月上海此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市公卫中心累计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1616例,占公卫中心收治患者中的23.5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464例占比7.56%;已累计出院60岁以上老年人1266例。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也给救治增加了不少难度。令专家组欣慰的是,经救治团队积极干预,新冠治愈者中不乏90岁以上高龄老人,甚至还有部分百岁老人。
就在不久前,一名107岁的老太太和儿子、儿媳及保姆一起出院了。看着一家人齐齐整整地踏上回家之路,市公卫中心医疗救治团队振奋不已。
救治这名百岁老人并不容易。市公卫中心新冠病房主任医师钱志平介绍,老太太基础性疾病很多,需服用高血压、抗焦虑、镇定催眠类等多种药品,这些药物或与新冠治疗有关药物冲突,给临床医生用药带来挑战。
此外,老太太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加之超高龄,对医护人员的护理照料、营养干预、获得准确的治疗护理反馈等都带来不小的挑战。
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这是市公卫中心救治团队给自己定下的任务与目标。
救治过程中,困难有时、失落有时、痛苦有时,欣喜同样有时。就在12-25下午,市公卫中心迎来了本轮疫情中第111位“公卫宝宝”的出生。3月以来,医院已先后收治新冠孕产妇918位。在抗疫的同时,医护人员全力守护着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相比两年前的武汉战‘疫’,如今的救治经验、能力都有所提升。”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方秉华表示,“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是医疗救治团队不变的宗旨,为了挽救生命,重症团队可谓尽锐出战,千方百计。
重症预警干预,中西医并重“一人一策”
近段时间,市公卫中心的在院患者始终处于高位状态。防止患者轻症转重症,必须关口前移。为此,市公卫中心果断抽调全院各科室精锐力量,组建重症团队充实抗疫一线救治力量。救治团队不仅有长期进舱抗疫经验,且都参与过2020年上海抗疫初期的重症、危重症救治,临床经验丰富。
总结两年来的治疗经验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市公卫中心的一大救治特色就是对重症风险患者早期监测,早期预警,早期研判,早期干预。
具体来说,对老龄、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以及有肥胖危险因素的患者严密监测氧合指标、呼吸窘迫相关症状、循环免疫细胞CD4计数、炎症因子、凝血相关指标、肺部影像学变化等,开展降低耗氧、俯卧位通气、调节免疫、抗炎、抗凝、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加强脏器功能支持与维护,并发挥中医药的传统优势,结合辨证论治,协同优势互补。
在市公卫中心,有一条救治方针始终坚持,那就是汇聚各方专家力量,通过联合救治模式,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上海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每日开展线上、线下查房,全面梳理在院患者救治情况。面对重症和疑难病例时,多学科会诊即时开启,学科涵盖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血液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等14个专科。
对于包括老人在内、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医院救治团队在加强重症预警与干预的同时,强调基础疾病的专科化管理治疗,采取中西医并重“一人一策”、全力救治。
据介绍,根据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市公卫中心开展分类分区收治,充分发挥全院综合学科优势,涵盖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等专家,开展联合查房,建立会诊制度。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