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6月,彭湃在《赤心周刊》发文,宣告将不惜家财去农村“做实际运动”。
夏天里,他只身一人走进了海丰的乡村。有人反对:“农民散漫极了,毫无结合之可能,徒费精神罢了”。但他是坚定的。他“坚信,农民一定可以团结起来”。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叶佐能说:“什么话都讲了,他家庭就压力很大。所以他的家里特别反对。”
“我回家里没有一个人肯对我说话,好像对着仇人一样。他们饮食完了,只剩的饭汤一斗,食了点饭汤,再到我的房子去,把一部日记打开,想把今天的成绩记在里头,结果只有一个零字。一夜在床上想法子,想东想西,到了天亮,爬起身来,随便食了一餐早饭,就再到农村去了。”——彭湃《海丰农民运动》
彭湃的作为与家族的期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是他们完全没有料到的。
广东海丰县党史办原主任林泽民说:“向农民宣传马克思的地租学说,当时农民就听不太懂了,好像哪里有这样的事情。”在这棵大榕树下彭湃连讲了一个多月。一天,一个农民打断了彭湃的演讲,说彭湃在说大话,只有先帮忙减了自己的租才能够相信。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叶佐能说:“你大地主的儿子,来讲农民的辛苦,你讲这个,人家说他“吹大炮”,吹牛嘛。”
不等彭湃回答,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现在我们不是去求人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团结的问题……今日不是打算你个人的问题,是打算多数人的问题。”就这样,彭湃有了第一位知音。
年轻人名叫张妈安,家住赤山,曾经多次听过彭湃的演讲。当晚,彭湃就把他请到了自己的住所“得趣书屋”畅谈。张妈安又介绍了林沛、林焕、李老四、李思贤与彭湃认识,都是青年农民。他们成立了史书上有名的“六人农会”。在这天的日记里彭湃写道“成功快到了!”
(素材来源:《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 编辑:白白)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