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B站博主发布视频质疑短期支教成为商家生意,引发网友热议,与之相关的“旅游支教”活动也因此进入公众视野。
该博主称,自己参加的支教活动是收费项目,5天时间除去来回时间,剩下给孩子讲课的时间仅为3个半天。
有相同困惑的还有在浙江读大四的小于。他看到社交平台上旅游支教的宣传后,很有兴趣,便报名参加。结果发现,真正参与支教的时间很短,且整个行程下来成本不低。小于算了一笔账,6天5晚的旅程下来,个人花销在万元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旅游支教”团在社交平台十分紧俏,各类组织、机构发布的招募图文层出不穷。这些支教旅行团行程大多为一周左右,报名费千元至万元不等,地点既有国外度假热门区域,如泰国、巴厘岛等,也有国内山区。形式大多以公益助学、保护动物、爱惜环境等志愿服务展开。一些针对贫困地区的支教项目,不仅规划好每天活动的时间地点,游玩体验的时间也长于教学支教时间,密集的行程单和旅行社出团通知格式如出一辙。
业内人士介绍,所谓“旅游支教”是一种将旅游和支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旅游的方式让参与者深入体验贫困地区的教育情况,并为当地的学生提供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支持。此类活动起源于欧美国家流行的“公益旅游”,主张旅行者在旅游中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早在2015年前后,国内便出现了一批义工旅行机构,业务主要是海外动物保护和支教项目。近年来,不少机构将重心转移至国内项目,多集中在贵州、云南、四川、青海等地,以教学义工为主。但与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等教育非营利项目不同,这种旅游支教大多是行程12-25周的短期付费项目,内容一部分是志愿活动,另一部分则是与普通游客行程相似的旅游活动。
记者向多家机构了解发现,大学生和中学生是参与此类项目的主要群体。经营旅游支教的专业机构工作人员称,旅游支教虽然是收费项目,但前期的培训以及对参与者的年龄都有一定的要求,培训结束会给参与者颁发证书,其中一张是民政部颁发的“公益40小时”证书。
本是一桩“边旅游边做公益”的美事,为何逐渐变了味呢?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无外乎是功利心态和利益驱使。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可能单纯地想边旅游,体验当地文化风俗,增加一些体验;但也有学生有留学的想法,需要申请学校,参加此类项目便能拿个证书,刷一些经历。而对于组织方来说,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些心理,打着“支教”旗号,可以招揽学生群体,并将其逐渐演变成成熟的产业链。
熊丙奇说,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所谓“旅游支教”存在只旅游不“支教”的现象,但组织方以此为名目可以收取更高的旅游费用。在项目安排中,所谓“支教”其实是一种“伪支教”、走过场形式化的“支教”。为了获取最大利益,组织方往往忽略正常教学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参与者也并不是真正的公益志愿者,加之本身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这种蜻蜓点水式“支教”,对乡村孩子来说意义不大。安排两三个乡村教学课程或者去学校进行参观,当地学生有被当作道具之嫌,反过来讲,对参与者的成长也不具有实际意义。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支教组织主要在我国西部开展活动。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现存的支教组织中,高达56%的团体未经过民政部门注册备案。相关监管的缺失也让很多旅游商业团体用“支教”渡了金边。
这种偏离支教本意的“旅游支教”是否该叫停?对此,熊丙奇表示,浮于表面的短期支教不利于当地教育发展,有必要规范当前支教活动。支教是一个公益活动,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前,支教活动主要由两个机构组织:一是学校,由学校的团委或学生会具体负责实施;二是社会公益机构,这类机构有乡村扶贫支教项目,可以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这种支教项目基本上不收费。而目前在社交平台上兴起的“旅游支教”,由旅行社或商业机构来操盘,说白了就是做生意。商业机构的诉求点是赚钱,有从事其他商业活动的诉求,这就很难保证其公益性。因此,要客观评估“旅游支教”的利弊,该叫停的就应当叫停,不能让支教“挂羊头卖狗肉”。总之,支教是支教,旅游是旅游,不能让支教成为一门生意。
(看看新闻Knews编辑:崔信淑 翟静 陈昱卉)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