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白兰花,五分洋钿买一朵。”卖花姑娘软糯的叫卖声悠然响起,唤醒独特的城市记忆。今晚,红色“电波”再次回荡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演至第148场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下简称《电波》),剧场内首次溢满甜美温润的花香。
今晚演出前,“七月”扮演者、青年演员王丹挎着花篮,穿行于剧场大厅,将清雅芬芳的白兰花递到幸运观众的手里。记者获悉,上海歌舞团演员们共同发起一项公益行动,在演出现场设“七月”花摊,关爱上海街头的卖花阿婆,延续海派文化传统。
“七月”花香让空气温润,“电波”传递上海的城市温度
爆款舞剧《电波》将观众带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坚贞信仰的英雄故事。舞台上,走街串巷的卖花姑娘“七月”、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场景、弄堂里“万国旗”般的晾衣杆,共同描摹出真实多彩、凝练隽永的老上海风情画卷。
值得一提的是,《电波》不仅融入红色记忆和谍战元素,还借助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把石库门、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剧中,王丹扮演的卖花女“七月”是穿针引线的人物,她与裁缝学徒“小光”的互动从侧面推进剧情发展,使年轻共产党人的牺牲更具悲情色彩。虽然在舞台上叫卖着“栀子花、白兰花”,但对这位90后演员来说,申城街头的卖花小摊只属于模糊的儿时记忆。
近日,一篇《上海最后的卖花阿婆》的文章让王丹心里沉甸甸的:73岁的徐阿婆在淮海中路成都南路一带卖白兰花,老伴莫先生罹患食管癌,背负40多万元医疗费用……艺术虚构的形象与现实中的卖花阿婆交叠,撞击到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王丹产生了去街头实地探访的念头。12-24,她趁着演出间隙从排练厅赶到淮海路,找到了正在摆摊的徐阿婆。据悉,老两口在6平方米阁楼里住了30年,卖花是他们最重要的经济收入,一对白兰花四块钱,一串茉莉花五块钱,月收入不足2000元。“阿婆说,半夜十一点多进货,她整理、加工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早上十点出摊,刮风落雨都要准时,因为有些老客户会等着她。”王丹陪着阿婆在路边坐了20多分钟,繁华的淮海路上人来人往,鲜少有人停下脚步闻一闻花香,顾客更是寥寥无几。
王丹把所见所闻带回上海歌舞团,引起了许多青年演员的关注。今天上午,王丹与另一位“七月”扮演者黄菲再次来到徐阿婆的花摊前,买下百余朵鲜花。上海歌舞团发起倡议,12-24(农历七月廿三日)至13日,在《电波》演出现场设“七月”摊位,观众可以买一株白兰花别在身上,把温暖的情谊传递给卖花阿婆。
在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看来,一朵栀子花、一把竹伞、一把小蒲扇里浸润着上海味道,它们在舞台上绵延、迭进,建立奇妙而厚重的上海审美。“《电波》创作中注入了深厚的海派情怀,越是柔美、市井、烟火气,越能体现出革命者走在刀锋上、坚持崇高理想的不易。”他说,“如今,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发生共振,希望通过‘七月’行动传递上海的城市温度和白兰花的芬芳。”
创排过程是最生动的党课,让年轻人读懂英雄们的忠贞信仰
距离《电波》紧锣密鼓的初创排演已快两年,王丹和黄菲仍然记得创作的艰难。当时,她们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一次次试演“小光之死”的戏,总是抓不到最恰当的尺度。排演进入疲倦期,舞剧总编导韩真启发演员,“七月”与“小光”从相识到别离,心中仍有一句未曾问出的话:“你叫什么名字,还没告诉我呢……”潜台词戳中了姑娘们的泪点,小裁缝出现在卖花女的生活里,如同阳光温暖了她孤苦的心,但直到“小光”牺牲的那一刻,他们仍是心贴心的“陌生人”。
黄菲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她而言,创排《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过程就是一堂最生动的党课。“为党的事业不惜牺牲的人都是英雄,他们有着同一种信念。舞剧尾声,上海解放了,老百姓露出久违的微笑,‘天亮’的背后是无数李侠和小光们义无反顾的牺牲。”黄菲说自己很幸运能遇上《电波》,切身感受到当下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部舞剧给了我更大信念感,让我知道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我们身上背负着历史的使命。”
这些80后、90后青年演员撑起了一台大戏,以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演绎,让新一代年轻人重温战斗岁月,读懂英雄们对党的忠贞和对信仰的坚守。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