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
12-25,美国当地时间周四早,司法部长巴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公布特朗普“通俄门”调查《穆勒报告》。报告将于当地时间中午11点,递交参众两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及主要成员,随后将于司法部网站公布。
全文共448页。美国各大媒体都在紧密跟踪,像《华盛顿邮报》,专门安排了四位记者,在报告公布后第一时间阅读全文,从中寻找值得报道的蛛丝马迹。
说是全文,其实公众看到的并不完整,四类信息被“拉黑”:大陪审团信息、机密信息、涉及正在调查的信息,以及关系到相关第三方的信息。
普京嘲笑“通俄门调查”是“折腾半天,就像大山生了个小老鼠”。
22个月的“通俄门”调查,能在今天“大白于天下”吗?谁罪有应得?谁意外躺枪?谁是最大获益者?谁又是最大受害者?
《环球交叉点》深度解密“通俄门”:缘起、叛徒、借刀杀人、星期六大屠杀、复仇者联盟、猎巫、摊牌、绝地反击、收网——大戏开演。
① 缘起
12-25,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58届总统。
此时,美国情报系统的负责人们却是倍感压力。
三个月前,他们对外宣称,俄罗斯通过一个名为“灰熊草原”的行动,干预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帮助特朗普最终站上宣誓台。
这期间,他们相继调查了特朗普的前竞选负责人保罗·马纳福特、前外交政策顾问卡特·佩奇、前竞选团队幕僚乔治·帕帕多普洛斯、还有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这四人涉嫌侵害美国国家利益;更危险的是,如今还有人进入了国家安全领域。
然而,这还不是压力的全部。
特朗普入主白宫两周后,FBI负责人詹姆斯·科米收到了一通电话,一度让他坐立不安。
电话从白宫打来,而且是总统特朗普本人。
“吉姆,来白宫一起吃顿晚饭,如何?”
“哦,当然,当然,总统先生。”
抵达白宫时,科米惊讶地发现,这顿晚饭只有他和总统特朗普两个人。
“鸿门宴”的印象出现在科米的脑海中。结束晚餐后,他按照一直以来的职业习惯,记录下当晚和总统的谈话内容。
“我们分别坐在一张椭圆形小桌子的两头。谈话气氛很好,他一开始就对我讲了很多夸我的话。”
“突然他问我,‘你会对我忠诚么,吉姆?’”
“他要我表态,可是我没有回答,也没有点头,甚至没有任何表情。”
总统要求FBI负责人宣誓对他效忠,这在美国政坛很不寻常。而这样的话,特朗普当晚说了好多遍。
“他(特朗普)说,我需要你对我效忠;我回答他,‘总统先生,我会始终地、开诚布公地对您’。”
或许,在特朗普看来,眼前这个人是美国情报系统暗中展开的“通俄门”调查的关键人物;而在科米看来,特朗普当晚的举动是对他本人的羞辱,甚至可能存在阻止调查的企图。
事后证明,这顿饭激化了总统和情报部门之间的矛盾,也让“通俄门”调查,迅速从“地下”走到了“前台”。
FBI率先行动。
面对联邦调查局的问询,弗林一口咬定没和俄罗斯驻美大使说过这样的话,“希望俄罗斯克制,不要因为奥巴马政府的制裁,而令两国紧张关系进一步升温”。
可他不知道,FBI已经秘密监听了他和俄罗斯大使之间的通话。
干了25天国家安全顾问的弗林,成为特朗普政府内第一位“下课”的高级官员。
对此,特朗普决定不再坐以待毙。
②“叛徒”
2017年的“情人节”。
特朗普在白宫办公室召见司法部长和FBI负责人科米。会议结束时,特朗普突然提议,让科米单独留下;这时,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只剩下了两个人,科米的神经再度紧张起来。
“他先开口,‘我们谈谈迈克尔·佛林的事吧?’你能放过他么?他真的是个不错的家伙。”
“‘总统先生,我希望你收回刚才说的’,我是这么回答他的,‘我同意,他是个好人’,然后,我不再说下去了。”
科米有些摸不着头脑。总统是希望情报部门停止“通俄门调查”?他是在下令,要求情报部门停止从2016年7月开始的工作?
在科米看来,特朗普越界了。
走出白宫,科米立即给他的副手安德鲁·麦凯布打了电话,把和特朗普会谈的所有细节,一五一十地告诉麦凯布,并要求对方记录。
麦凯布惊呆了——“这不是简单的政治素人‘不懂规则’,或者说缺少对FBI工作的理解,这是赤裸裸地干预我们的工作”。
在FBI里有一条老规矩:“你不写下来,它就没有发生过”。
科米一回到办公室,便打开笔记本电脑,努力地完整记录下特朗普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都尽可能不错。他很清楚,如果不这么做,今后接受调查的就是他自己。
那一晚,科米还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到国会情报委员会进行听证——在国会议员面前作证,并且还要通过电视,向全美直播。
“在得到司法部的授权后,我今天来到这里......”
科米的听证,吸引了美国几乎所有媒体的目光。因为,科米接下来要说,将证实他们猜测已久的“通俄门”调查的存在。
白宫里的特朗普,也通过电视直播,关注着这场听证。
从科米走进参议院情报委员会那一刻起,特朗普内心已经对这个“叛徒”,判了死刑。
③ “借刀杀人”
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科米听证会的消息时,特朗普按计划前往新泽西州的贝德明斯特,开始了他“糟透了”的短假:一直下雨,没能打成高尔夫;困在屋内的特朗普和家人显得异常困惑——在他们看来,或许只有拔掉科米,才能让这场调查停止。
正是在贝德明斯特,特朗普做了一个给自己带来不小麻烦的决定:解雇科米。
由于没有任何白宫高级别官员随行,特朗普亲自写了一封给科米的信件,痛陈科米“是如何背叛了他”。
结束假期,特朗普赶回华盛顿。
此时,白宫西厢已经传出特朗普正在酝酿解雇FBI负责人的消息。
即便是幕僚中相对激进的班农,也向特朗普表达了他的担忧:“你不能这么干,真的,这是一个糟糕的决定。即便FBI纠缠、不放过你,你也不能羞辱他们的头。”
白宫法律顾问唐·麦加恩也被吓坏了。他提出这封信暂时还不能寄:“我们得有理由,我们应该去找司法部副部长罗森斯坦”。
麦加恩的消息的确灵通。
他提议科米的直接汇报对象、副部长罗森斯坦,是因为他知道后者对科米不满已久,指责科米在2016年大选期间“一错再错”,多次违反司法部对于“电邮门调查”所定下的“规矩”,对外界大谈希拉里的“负面新闻”。
对特朗普而言,这无疑是个“好借口”。
他要求罗森斯坦第二天就向白宫提供材料,以证明科米没有能力,或者不适合继续领导FBI。
与此同时,特朗普安排自己的私人保镖、“近二十年来最信任”的凯斯·席勒,把他签过名的解职信,送到FBI的总部胡佛大楼。
科米这时正在千里之外的洛杉矶分局给员工讲话,他从电视上知道了自己被解职的消息。
科米一度以为“这是一场恶作剧”,甚至还当着FBI探员的面大笑......
④“星期六大屠杀”
如班农所料,“解雇FBI的头,犹如在华盛顿放火”。
“开掉FBI负责人是司法部的决定”,“是司法部根据科米在希拉里’电邮门事件‘中的不当表现,才决定开除他的”......白宫的这些解释,媒体并不买账。因为,作为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曾公开表扬科米的做法是“为人正直”的表现。
然而,白宫并不在意外界的猜测。
特朗普甚至在白宫和两位特别人物“庆祝”科米被解雇——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俄罗斯驻美大使吉斯利亚克。
特朗普在“最不合适的时机”,见了两位“最不应该见的人”——就在解雇科米的第二天,而且没有一位美国媒体记者在场,只有几张俄罗斯塔斯社公布的会面照片。
俄罗斯媒体透露,特朗普在会见时希望“美俄能保持良好关系”;并向他们透露,有关“通俄门”的调查“让他很生气”。现在科米被解雇了,他感觉“如释重负”。
美国媒体想起了尼克松时代的“星期六大屠杀”——水门事件调查,尼克松拒绝交出白宫录音带,并与特别检察官相持不下。随后,他动用总统行政特权,接连解聘特别检察官、司法部部长、副部长等重要官员,一路杀到没有候选人愿意站出来接这些位子。
有趣的是,特朗普本人并不想躲在背后。
他喜欢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次也不例外。
在接受NBC专访时,特朗普竟然选择了直接打脸白宫:
“是我决定要解雇科米的,这个主意是我提出的。是的,不需要司法部的建议。”
.....
“‘通俄门’是编造出来的故事,那是民主党的阴谋。”
这是特朗普第一次将火烧向民主党,而这,只是开始。
⑤“复仇者联盟”
特朗普如此“坦白”,也让FBI如坐针毡。总统这是在向他们“亮剑”。
科米的副手、FBI二号人物麦凯布决定反击。他向罗森斯坦提出,FBI打算“调查总统”,理由是“妨碍司法”以及“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不当举动”。
此时的罗森斯坦,日子也不好过。
他不仅一直受到来自总统的压力,还饱受舆论的批评。或许在他看来,麦凯布给了他一个做重要决定的机会——任命一位特别检察官。
谁既能让调查过程和报告令人信服,又有能力稳住眼下饱受压力的司法部?
美国传奇检察官、前FBI负责人罗伯特·穆勒登场了。
对特朗普而言,穆勒是“最难缠的对手”;而自己任命的司法部长塞申斯,并没能阻止这项任命。
巧合的是,当媒体公布罗森斯坦对穆勒的任命时,塞申斯正在白宫和特朗普会面。特朗普对着塞申斯大发雷霆,甚至出口羞辱对方——人们不知道两人为何起冲突,但是可以想见,一定是塞申斯不愿按照特朗普说的去做。
如果这时特朗普就知道,穆勒和科米还保持着长期的友谊,两人关系好到被媒体称为“Brothers in Arms”(“一起滚战壕的兄弟”)的话,不晓得他会气成什么样子。
会议结束之后,塞申斯冲向特朗普的座驾,对着车窗内的特朗普喊:“你决定不让我干了么?不用等了,我马上可以不干!”
白宫西厢这边也嗅到了浓浓的火药味,白宫法律顾问唐·麦加恩冲进白宫幕僚长赖因斯·普里巴斯的办公室,“我们有麻烦了。这还不光是因为他们任命了穆勒担任特别检察官,你知道么?塞申斯刚刚辞职了!”
普里巴斯嘴上说着“你开玩笑吧”,人已经跑下楼梯,冲向白宫停车场,拦住正准备离开的塞申斯,敲着车窗喊道:“你不能这样,你不可以走!别这样辞职,好么?”
普里巴斯几乎是连拖带拉地把塞申斯带回了西厢,这时,副总统彭斯和班农也赶了过来,一同劝留塞申斯。
这边,白宫在努力挽留塞申斯;另一边,穆勒正在组建他的“复仇者联盟”。
刚接到任命时,他的办公室甚至连个订书机都没有,更不要说助手或者搭档了;然后,就好像电影里的情节那样,司法界的“超级英雄们”仿佛受到了使命召唤,陆续聚拢到了穆勒的身边。
艾伦·泽布利,穆勒掌管FBI期间的重要幕僚、FBI探员,之后追随穆勒成为一名检察官;
迈克尔·德雷本,美国最高法院负责美国司法部刑事诉讼的副检察长,被公认为“美国刑法专家”;
让妮·罗,司法部最受尊敬的几位检察官之一,曾在奥巴马政府期间担任副助理检察长;
安德鲁·韦斯曼,美国司法部刑事欺诈部门的负责人,以“咄咄逼人”的工作作风闻名。
这支班农口中“杀手级”的顶级检控团队,不仅将调查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和他的竞选团队是否有协同俄罗斯力量威胁美国国家利益的行为,也将调查在科米被解雇的背后,是否存在“总统干预司法”的行为。
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特朗普决定直面对决。
⑥“猎巫”
“Witch Hunt”,这个词源于12世纪,原指搜捕巫师或施行巫术的证据,将被指控的人带上宗教审判法庭。如今,这个词被用来指代一种道德恐慌或者政治迫害的行为。
特朗普要用这个刺眼的词语,来降低公众对于穆勒调查团队的信任度。他的战场依旧选在了推特: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猎巫行动’”
“我没有干预司法,也没有和俄罗斯串通”
“这是猎巫行动,他们欠我一个道歉”......
除了推特,特朗普还多次在公开场合使用这个词;逐渐地,人们发现,他的盟友以及支持他的那些媒体,也开始频繁地使用“猎巫”这个词,无论他们是否真的相信有“政治迫害”的存在。
“证据呢?证据呢?!”,特朗普反复追问的结果就是,“求锤得锤”。
这次轮到《纽约时报》出手了。
他们发现12-25,在川普大楼内,还曾有过一场重要的会面。召集人是特朗普的儿子,与会者中有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特朗普竞选团队主席马纳福特以及一名俄罗斯女律师维金斯卡娅。
维金斯卡娅是谁?
《纽约时报》致电白宫,希望能得到第一时间的解释。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记者接起电话,那头却是正在“空军一号”上的特朗普本人。
总统决定自己来回应,并且抛开律师,自己起草一份声明:
“是我通知他们暂时停止这个会面。这原本也就是一个短会,我们本打算讨论收养俄罗斯孤儿的事”......
“收养孤儿”!?美国政界和法律界顿时一片哗然:“太业余了,特朗普疯了!”
不到24小时,特朗普的这份声明就被打脸。
《纽约时报》打出了第二张“牌”:小特朗普和一名俄罗斯公关之间的电邮往来。这些内容涉及这次会面的目的。上面明确写着:
“维金斯卡娅手中握有希拉里的‘黑材料’”,而且她愿意提供这些“对你们父亲有利”的材料。尽管这些材料“非常机密,而且高度敏感”,但是,这位俄罗斯女律师依然愿意这么做,是因为“克里姆林宫希望能帮到另一位总统候选人特朗普”。
小特朗普怎么回复这封邮件的呢?
“太棒了!”
美国的法律有明确规定,禁止外国势力、资金或者外国人涉足美国国内的选举。也正是因为这点,穆勒团队迅速盯上了这场会面。同时,他们还要调查,特朗普亲自起草的这份声明,是否存在“有意误导公众”的目的——如果总统蓄意编造一个谎言来掩盖“通俄”的事实,那还是“来自对手的猎巫”么?
⑦“摊牌”
在《纽约时报》的报道披露前,穆勒团队并非毫无斩获。
特朗普竞选团队外交政策顾问乔治·帕帕多普洛斯认罪,承认自己撒谎称,“并没有在选举期间接触过俄罗斯势力”;国家安全顾问弗林认罪,承认向FBI撒谎;特朗普的前竞选主席马纳福特和幕僚盖茨,遭到包括欺诈、洗钱在内的多项罪名起诉......
而FBI的摊牌动作,来得更为惊人。
他们突袭了特朗普私人律师科恩的办公室,不仅带走科恩本人,还搜查了他的家、他住的酒店,并带走了一批文件,包括往来邮件、税务记录、商业往来记录等。
特朗普震怒了。
在美国,私人律师就像私人医生、牧师或者某种程度上的“内人”,更何况在特朗普眼中,科恩是他身边一位“有能力能摆平事情”的人。因此,特朗普视这次突袭,是FBI、司法部、还有穆勒对他本人的围攻。
“这是一种耻辱。坦率地说,耻辱。
他们对我的攻击完全是一种‘猎巫行动’。”
那天,特朗普反常地在国家安全会议开始时,让媒体全部进来采访,第一时间对FBI的行动做了上述回应,并且反复地使用一个词:“耻辱”。
科恩是特朗普“最亲近”的律师,曾帮特朗普处理过很多台面下的事。对特朗普而言,科恩被带走,就好像一支箭射中了他的胸口。
商场沉浮几十年的特朗普,怎会坐以待毙。
他果断决定更换律师。他找到了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绰号“斗牛犬”的老将,因为他决心从“被动挨打”切换到“战斗模式”。
“通俄门调查”的转折点出现了。
⑧“绝地反击”
一个“火力全开”的朱利安尼频繁出现在媒体上。
“斗牛犬”为特朗普设计的策略很简单,就是通过公关手段,利用每一次媒体曝光的机会,把“通俄门”调查涂抹成一场“政治对抗”。
只要民主党回应,加入对总统特朗普的抨击,我就能成功地把你拉进来,告诉民众,这其实是一场“蓝红(指民主共和两党)之间的对决”。特朗普也变得越来越爱在公众场合,发起对FBI和司法部的挑衅,甚至并不在意自己所说的。
这是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只要美国国内存在两种分裂的观点,特朗普的“铁票”或者“基本盘”就不会松动。
FBI探员彼得·斯特佐,成了第一头“猎物”。因为,他在道德上有“缺陷”。
斯特佐克是反间谍部门的负责人,领导了FBI对希拉里使用个人电子邮件服务器的调查。
不过,在特朗普和共和党眼中“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斯特佐克同一位FBI女律师丽莎·佩奇之间的短信往来——这个人是斯特佐克的“婚外情”。
2016年,12-25
“天哪,这个人就是个蠢货!”
“你说的是谁?”
“还有谁,你不觉得特朗普是个水货么?”
12-25
“特朗普真是个灾难!我不知道他的总统任期会带来多少不确定。”
“你是说他选不上了?真的?!”
“不可能,不会选上,我们会阻止他。”
“这是带有歧视色彩的内容”,只要证明FBI的负责人对特朗普存在歧视,那么,他们的调查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的。
随后,来自德州的参议员路易·戈莫特站了出来,继续抹黑斯特佐克,一脸正义地提醒议员们注意,“斯特佐克在听证会上偷笑呢”,“他向议员们‘坦白’的样子,就像对着他老婆说,‘亲爱的,我没有背叛你’......”
听证会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这是精心安排的。
由一个极端保守的共和党参议员,来攻击一个“婚姻出轨”的FBI负责人,再合适不过了;就在几天后,特朗普在同普京举行联合记者会后,还不忘留在现场,提醒台下的美国记者,“嗨,你们看了斯特佐克的听证会么?我在布鲁塞尔看的,这就是一场灾难。这是FBI的耻辱!”
说这话时,特朗普显得很得意;只可惜,并没有得意太久。
⑨“收网”
12-25。
特朗普正在白金汉宫,开始他为期一周的欧洲之旅。此时美国国内的焦点,却都对准了司法部大楼七楼。副部长罗森斯坦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即便是跟随特朗普的白宫记者团成员,也开始匆忙找电视,准备收看CNN的直播。
“本次控诉具名指控12名俄军方人士,合谋干预了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
“黑客”、“窃取文件并试图发表”、“为干扰大选,制造虚假舆情”......罗森斯坦这次不仅点名了俄情报机构的名字:“GRU”(注:“格鲁乌”,俄罗斯总参谋部情报局),还有具体的被起诉人的名字。
介绍完上述内容后,罗森斯坦还特别强调,现阶段最重要的不是站在党派立场上看待这次的调查,而是应该站在爱国的立场上。
罗森斯坦讲完了。
此刻的特朗普,完全不知道罗森斯坦说了什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就好像他也不知道英国女王在温莎城堡内,会为他准备什么样的下午茶——这个太讽刺了!
媒体发现,这份调查材料的签名是:“罗伯特·穆勒,特别检察官”——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们在媒体上喊了一年“猎巫”、“耻辱”;最后,穆勒只回了一句话:“哦。是么?”然后,他就抛出了这颗重磅炸弹。
穆勒并不打算就此收手。他同时开始对特朗普的“核心圈”收网。
马纳福特,有罪,入狱;
科恩,有罪。认罪的时候,科恩甚至大骂特朗普“种族主义者、骗子、作假者”,并在多个问题上对美国公众撒谎;
罗杰斯通,特朗普最重要的政治顾问,遭到大陪审团正式起诉;
司法部长塞申斯,被迫离任。
......
12-25,共和党丢掉了众议院多数党的席位;拿下众议院的民主党,开始了对特朗普总统的新调查。
12-25,穆勒向美国司法部提交报告。这场历时22个月的“通俄门”调查,终于结束。
自调查开始,调查小组一共提出了 37 项刑事指控。但是,穆勒在提交最终报告前,没有再提出新的起诉——这意味着,没有明确证据显示,特朗普和他的竞选团队“通俄”。
关于“妨碍司法”,特别调查小组的结论是,“没有结论”。
不过,穆勒同样在报告中写道:“尽管这份报告没能证明总统犯有罪行,但也不能就此认为,报告证明他无罪”。
穆勒留给各方自己解读,而这个压力自然全部都集中到了司法部新任部长、威廉·巴尔的身上。
12-25,巴尔出席司法部预算听证会时表示,将在一周内公布调查报告的“删节版”:“不打算在这个阶段向(司法)委员会递交完整、未经删减的报告……我凭借自身判断,尽可能多地公开(报告内容)”。
这位特朗普指派的司法部长,同样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司法部正在调查FBI,查明“2016年夏天,展开通俄门调查的起因”。包括当年FBI根据《外国情报监听法》向法院申请手令,监听川普竞选团队成员的全过程。巴尔说,该调查会在5、6月间结束,他将亲自领导该调查的审查。
或许,是该回到三年前,去打开这个谜团:
“究竟是谁启动了‘通俄门调查’?”
“通俄门”调查落下帷幕,但围绕“通俄门”的故事,还在继续......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