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晚上23时33分,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刚刚出生5天的人工饲养雄性小江豚不幸溺亡。它是今年第二头在人工环境下繁殖的江豚,一年内人工繁殖两头江豚在我国尚属首次。据消息人士透露,白鱀豚馆的科研人员们曾经为人工繁殖和饲养小江豚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12-25上午8时58分小江豚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降生以后,一直未能和母豚建立正常的母子关系,幼豚对妈妈不理不睬,母豚从开始的耐心细致,逐渐变得焦躁不安,由于乳腺肿胀,经常在窗口摩擦腹部。科研人员不得不采取人工哺乳的办法进行喂养。他们观察到小江豚的个性很坚强,很快适应了人工乳的口味,体表开始出现正常的生理性蜕皮,体重还一度增长了100g。除了对母豚妈妈的漠视,小江豚的呼吸、行为、粪便等均很正常,这让参与喂养的科研人员们以为看到了人工哺乳成活的更多希望。
但是他们还是不想放弃帮助小江豚和母豚建立正常的母子喂养关系,并且认为自然哺乳仍是最有可能成功存活的方法。12-25他们开始尝试将母子豚分别转移至两个护理池中,并给母豚护理池安装了新的维生系统。他们分两次帮助母豚吸出淤积的乳汁200ml,并对第二次乳汁样品进行了镜检,确认没有感染,并尝试少量(20ml)喂食给幼豚,希望他能适应母乳的口味,当时让科研人员很高兴的是,小江豚并没有排斥,确实也很喜欢妈妈的味道。
然而可能是出于分离焦虑,母豚晚上变得非常焦躁,在游泳池中持续快速游动。他们决定将小江豚放回妈妈身边,果然母豚立刻平静了下来。只是小江豚依然忽视妈妈的存在,躲避着母豚在池中贴底游动。现场的科研人员观察了一个多小时,这种情况一直没有改善。
然而危险就在此时发生了,小江豚右侧的鳍肢突然被维生系统出水口瞬间吸住,科研人员施救拔出,却已经来不及挽回,小江豚的生命就这样眼睁睁地被吞噬了。
视频:小江豚脱离母体
小江豚的意外之死让所有关注它命运的人感到极度悲伤。曾有中科院水生所专家表示,人工饲养繁殖是长江水生物重要的保护研究内容之一。然而人工繁殖确实也存在一定风险。从2005年第一头人工繁殖江豚“淘淘”出生到现在,11年间,已有4头小江豚都因母豚体质和身体营养状况等原因,在出生不久后不幸夭折。
为此,科研人员专门对此次分娩的母豚和雄性小江豚进行每天24小时的监控和科研工作,然而悲剧却依然没能幸免,此刻他们正陪伴着江豚妈妈一同经历着丧子之痛。以上是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的消息,具体事故原因还有待官方发布。
江豚的微笑.JPG
江豚一直被称为长江里的“微笑精灵”,它长着浑圆的脑袋,亮晶晶的眼睛,有着让人一见难忘的“最美的微笑”。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恶化、人为环境破坏,渔业、航运严重挤压了江豚的生存空间,一些人造工程也对江豚的生殖繁衍造成了威胁。由此,除了加大保护力度,科研人员对江豚人工繁殖的努力也一直在探索中。
事实上,江豚的实际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要稀少,这两个稀有物种的生存繁衍分别标志着长江流域和上游山地的生态健康。目前,大熊猫的关键繁育技术已取得了突破,在保证大熊猫种群质量的前提下,大熊猫野化放归被提上了日程。尽管白鱀豚馆在江豚的人工喂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是人工配方豚奶,已经基本能符合幼豚口味。但仍然有专家认为,人类对江豚这种水生哺乳动物的了解,远未能达到人工繁殖的水平。对江豚这种具有智慧和个性的水生动物,人类还难以在短期内获取人工喂养和繁殖的有效成果。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mzyl.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